自選車牌 | 違章查詢 | 年審代辦會員登錄 | 用戶注冊
東莞汽車網 >> 汽車評論 >> 瀏覽文章

突破合資最后防線:廣本分享品牌話語權

來源:都市風新聞網 作者:都市風新聞網 日期:2007年07月23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徐鋒

  本田技術的陽光終于照到廣州本田身上,雖然還帶有一絲寒意。

  7月19日,廣州本田和本田汽車同時在廣州和日本宣布,廣州本田成立汽車研發公司。當天,廣州本田執行副總經理付守杰,首次以研發公司董事長身份和日方總經理畑季延攜手亮相。

  新研發公司是廣州本田全資子公司,一期計劃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將包括高速試車跑道和多個實驗開發設施。新公司將進行新車型的開發,并計劃在2010年啟用廣州本田的自主品牌將新產品投放市場。

  中日兩大股東在合資層面的研發環節握手,頓時引起業界矚目。奔赴廣州捧場的發改委工業司車船處處長陳建國,對廣本吃螃蟹的做法頗感欣慰,"在車身前面的商標掛合資企業自有的商標,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我提個建議,希望廣州本田能在明年北京車展上揭曉自主品牌的標識。"

  一貫謹慎的陳,如此即興甚為少見。作為汽車產業政策的具體制訂部門,陳是僅有的幾個能影響中國汽車政策走向的實權派。

  外資最后防線失手

  隨著研發公司宣布成立,來自本田的專家組即將進駐廣州,大規模的公開研發人才招聘也即將開始。7月16日接受采訪時,付守杰不回避,廣州本田研發的初創階段還需要本田扶上馬送一程。

  按照廣本的規劃,廣本新研發公司總占地面積600萬平方米,所有設施中將包括耗資最大的風洞實驗室,目前國內汽車企業還沒有風洞實驗室,國內僅有的一個風洞實驗室是為航天服務的。廣本一次性20億的投資也創了合資企業迄今研發單次投資額的記錄,在這之前,國內許多企業的研發投入基本都在10億元人民幣以內。

  付守杰告訴記者,一期工程將在2009年完工,第一款自主品牌車型將在2010年上市,目前研制工作已經開始。此前有消息稱這一款車很可能將會在雅閣的基礎上改進,付守杰對此拒絕評論。

  和許多合資公司一樣,從去年開始,產能擴大和市場競爭壓力加劇的矛盾就不斷纏繞著廣州本田——廣州本田第二工廠去年9月份投產,本田在中國年產能達到空前的53萬輛,在許多品牌以一年投產兩款新車的速度增加競爭砝碼時,廣州本田8年4款車的引進速度,顯然難以滿足未來產能增加和競爭的需要。

  對于廣州本田研發動力的來源,付守杰接受記者采訪時更愿意談競爭環境變化,更愿意談廣本中日股東的未雨綢繆,"在目前本土企業競爭力提高、未來市場競爭更激烈的趨勢下,合資企業要守住主流企業的地位,研發這塊短板必須要補上"。

  事實也如此,自2003年以奇瑞為代表的本土企業開始自主開發以來,合資企業的產品和品牌優勢,在土狼們靈活而主動的市場和產品策略沖擊下已經松動,合資企業搞本地化研發因此也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實際上在廣本研發模式之前,通用和上汽早在1997年就合資成立了上海泛亞研發中心。由于在大眾、寶馬等跨國公司還在為門把手等細節改進給中國合資公司設置技術障礙時,泛亞獲得了從內飾到外型諸多環節的本地化改造權,泛亞被業界公認是本地化研發最成功的機構。

  依靠泛亞支持,上海通用改進了凱越等多款車型,并獲得了不俗的市場銷售業績,2006年上海通用超越上海大眾成為國內最大的乘用車公司,并以每年兩到三款新車的速度領跑中國車市。不過泛亞模式一直也有遺憾——通用始終未對上海通用放開"品牌"這最后一道防線。

  有業內人士據此評價,在多數跨國公司對合資企業還抱著"只愿放開部分非核心技術"心態的情況下,要在品牌上另起爐灶,短期內不大可能。

  而此番在合資公司層面突破品牌話語權,而付守杰和廣州本田足以笑傲業界三五年。

  本田"激進"本土化

  在其他跨國公司還嚴守技術防線之時,本田全面放水讓外界普遍疑惑,而本田其實心知肚明。

  作為日本第三大汽車公司,本田無論在規模還是實力上均不及豐田日產,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本田一直希望通過重視中國市場,來彌補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在大眾等把老一代產品賣到中國時,1998年本田第一個在中國投產全球同步車型"雅閣",并率先構筑起集整車銷售、售后服務、零部件供應和信息反饋等四項功能于一體的獨立銷售網絡;2005年率先通過出口公司本田汽車(中國)真正開始向歐洲市場出口乘用車。在2006年增城工廠建設中,本田主動支持廣州本田采購質優價廉的國產設備。

  這種策略多少讓競爭對手覺得"激進",不過本田汽車社長福井很為此感到得意。"在中國的汽車行業內,本田不斷地率先提出新的發展方案。"

  但是由于產品線短,本田進入中國8年來一直走的是"少車型多銷量"市場策略,隨著競爭對手產品投入周期和頻率縮短,這兩年本田越來越感到了來自通用、豐田等"多車型小數量"競爭策略的壓力。

  根據今年5月發布的本田三年事業計劃,廣州本田到2010年年產量要達到100萬臺。雖然付守杰透露,廣本自主品牌投產后本田依然不會減少新車型引進,但是考慮到本田自身車型少而且東風本田也需要新產品,廣州本田新產品投放的周期很難跟上產能增長的速度。

  如何應付通用、豐田等在中國市場的步步緊逼?本田意識到必須與中方再進一步推進本土化,甚至不惜放開品牌防線。

  付守杰論持久戰

  廣州本田已經決心從"平臺開發"切入同時開發自主品牌車型,這讓廣州本田事實上站到了戰略的十字路口。

  按照陳建國的理解,合資汽車企業的研發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改頭換面;第二個階段是車身改進,在引進一平臺上開發車身;第三個階段是平臺開發;第四個階段是總承的開發。

  "我們最終目標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向本田技研看齊!"但是付守杰坦言,雖然廣本要從平臺開發入手,但是第一第二個研發階段是繞不過去的。

  廣州本田目前戰略部署,跟25年前本田進入北美市場驚人地相似。1982年本田進入北美市場。1990年代中期本田雅閣的國產化率達到了90%左右,本田開始在美國建立獨立研發中心進行車型本地化改進,隨后又用了多年時間,本田開發出了定位高端市場的全新品牌"阿庫拉"。目前本田北美市場50%的本田品牌研發,30%的阿庫拉品牌研發是由北美研發中心完成的。

  廣州本田想走的正是本田美國的道路。目前廣州本田經營已經接近10年,國產化率平均已經達到87%,而中國市場也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不過一個事實是,從1990年代研發中心起建到目前,本田北美研發中心運行了10多年,還沒有實現完全獨立開發一款車型,廣州本田的獨立研發注定是一場持久戰。而且本田北美工廠和研發中心都是本田獨資的,合資背景的廣州本田顯然面臨的情況復雜。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

車行推薦更多>>
  
Copyright(c) 2001-2011 都市風汽車網版權所有 東莞汽車網-網絡第一媒體門戶網站,關注東莞汽車行業動態!
經銷商QQ群:35797966 東莞汽車團購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顧問:王樹江律師 信息產業部備案:粵ICP備09221017-1號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莞太路石鼓路段盛嘉汽車城B10號  電話/傳真:0769-23125310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換為@)  合作QQ:①19917538  

東莞網絡警察網上報警不良信息舉報工信部備案

wwww.国产|4se人人视频在线|国产大学生援交正在播放|亚洲另类图片制服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