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轎車市場的價格戰此起彼伏,但是從行業協會統計的各項經濟效益指標來看,市場的激烈競爭似乎都不能影響上半年國內重點汽車企業贏利增收的大勢頭。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累計實現利潤302.0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凈增利潤119.87億元,增幅高達65.79%。
|
■ 價格戰不影響增產增收
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近日召開的月度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朱一平向外界披露了上半年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經濟效益情況。據朱一平介紹,上半年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63.76億元,同比增幅為26.58%,全國16家重點車企有1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以國內“三大”(一汽、上汽和東風)為首的第一梯隊,上半年收入均超過800億元。在收入排名前十的車企當中,緊隨第一梯隊的分別是廣汽、北汽、長安、華晨、重汽、奇瑞和江淮。
今年上半年,除一汽豐田、廣州本田等極少數企業沒有動用降價策略外,包括大眾、通用和現代在內的絕大多數合資品牌都無一例外地卷入了價格大戰的硝煙中。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商務信息中心主任郭詠認為,盡管車市洶涌的降價大潮進一步壓縮了新車利潤,但是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上半年國內幾乎所有重點車企中,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其利潤總額均出現高速增長。
由于國內汽車消費的持續升溫,上半年汽車行業整體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上半年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累計實現利稅總額達597.64億元,同比增幅接近38%。
■ 廣汽華晨奇瑞增幅強勁
上半年奇瑞汽車、廣汽集團和重汽集團利潤總額增長率最高,其企業利潤增幅依次為210.63%、150.27%和142.95%。在主營業務收入方面,除哈飛和昌河兩家有下降外,廣汽、東南、奇瑞和華晨等多個汽車企業和集團,上半年同比增幅均超過50%;吉利、江淮、長安和上汽等重點車企均呈現不同幅度的增長。
依靠旗下合資品牌整車和零部件業務的強勁增長,廣汽集團在主營業務收入上超過長安和北汽,一躍成為僅次于國內“三大”的汽車集團;奇瑞在出口和內銷業績全線飄紅的推動下,利潤也出現大幅增長;華晨和東南在實現扭虧后,通過營銷策略調整并狠抓內部管理,上半年盈利額穩步增長。
與之對應的是,受企業戰略轉型和產品結構調整影響,成長性一直不錯的民營汽車企業吉利,利潤總額同比首次出現下降,降幅為5.05%;而受轎車銷量一直難見起色拖累的南汽和哈飛,上半年利潤總額降幅分別高達12.50%和19.34%;昌河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是虧損額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