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車價的整體趨勢就是不斷下降,如果等下去肯定能買到最實惠的車,但是,對于大多持“早買車早享受”態度的消費者來說,提前購車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優惠是最好不過的選擇,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一些汽車4S店的銷售人員,讓他們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尋找購車省錢的門道。
抓商家優惠
貨比三家優惠不落空
因為汽車廠家樹品牌、建網絡的需要,很多城市同一品牌的汽車都會有兩家以上的經銷商,又因為經銷商實力的不同,各個經銷商在車價的優惠幅度上都會有所差別,所以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拿出貨比三家的工夫,一般來說,都能買到最優惠的車。
同一品牌的不同經銷商一般都會分布在距離比較遠的幾個汽車市場內,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要想貨比三家,就要提前做好功課,了解這些汽車4S店的位置、經銷車型、大致價格。在決定了購買車型之后,先查一下這一品牌的所有4S店的電話,然后再一一電話咨詢。不要指望在電話里就能探出經銷商的最低價格,大多情況下,接線人員為了防備競爭對手刺探價格,會給你報一個“廠家指導價格”,然后說到店里再談,這就表明優惠的事情有戲,接下來就要你去轉4S店了。
如果想省勁,消費者不妨去汽車市場,他們會集中擺些經銷車型,消費者可以在這里比較車型,打探最低價格。
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雖然優惠幅度和經銷商實力一般都成正比,但是貨比三家的時候也不能光盯著優惠就出手購車,還要了解汽車4S店的售后服務怎么樣,畢竟售后服務是買車后最重要的事情,了解之后權衡利弊再作決定也不遲。
找準促銷、開業優惠時機
開業、店慶、教師節……經銷商時不時會以各種理由來推出一些特價車、特殊優惠措施,如果把握好這些優惠時機,那消費者可就賺大發了。
一般來說,這些促銷的時機會以節假日為由頭集中推出。情人節送鉆戒、夏日送油票、冬天送汽車座套,形式不拘一格,目的就有一個:放出實惠,吸引消費者。哪家經銷商的優惠幅度最大,給消費者的實惠最實在,完全看消費者的口味了。比如,有的經銷商會在夏日推出送油票的優惠措施,這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實惠,一定要抓住,如果你看過這些促銷措施,你會發現,經銷商送的油票基本上都夠消費者半年到一年用的了。
還有些新的經銷商,在剛開業的時候會推出一些讓消費者想都想不到的優惠,比如每周一款特價車。不過這種優惠需要消費者去爭取,就看你和經銷商的關系怎么樣了,對于經銷商來說,他們也最樂于把這些車賣給他們認為的忠實消費者。
看新推車型
新車上市捕捉老車實惠
每年上百款新車上市的頻率讓消費者眼花繚亂,享受新品帶來的時尚的同時,捕捉老車型實惠也是相當劃算的,一般來說,這種實惠分兩種情況:本品牌新款車上市舊款車優惠,有競爭力的車型上市同檔次車型就會優惠。
先說第一種情況。因為共線生產產能的限制,新款車推出之前,老款車就會逐漸退出市場,同時,大幅降價的情況也會出現。不過,新老更替的時機需要消費者及時把握,不同排量、不同款型的老款車會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要想把握這個機會,需要消費者經常關注車市信息。
第二種情況就是有競爭力的車型上市同檔次車型優惠。嚴格來說,其他同檔次的車型不能說就變成了老車型,只不過相對這些新推出的車型來說,他們顯得老了點。不同品牌的競爭車型價格一般都咬得很死,在沒有同檔次的新款車推出的時候,汽車廠商默契的“穩定價格”帶給消費者的只有損失更多銀子。一旦某個有競爭力的同檔次車型上市,那么,消費者的實惠就來了。比如在10萬~15萬元這個檔次的車型,??怂?/FONT>、寶來、標致307、思域等幾款車就把新款上市其他車型降價的規律演繹得相當精彩:你不推出我不降,你推出第二天我就降。
把握淡旺季檔期和汽車展會
把握淡旺季也是購車求實惠的不二法門,不要總以為汽車只會降價,旺季漲價的可能也會讓你在急于購車的時候多掏錢,并且,汽車銷售旺季也是新車型集中上市的時機,新車優惠的可能性一般都很小。
春節后、暑期前后則是車市相對比較淡的季節,此時出手,就可以享受到經銷商大幅的優惠。淡季購車,消費者握有主動權,此時不妨“好事多磨”,經銷商在“能賣一輛是一輛”心理的支配下,給予實惠也比較多。
還有一個比較好的購車時機,就是年底經銷商為完成任務急于出貨的時候。不過,這個時機很可能只有短短半個月時間,此時購車優惠也是相當大。
另外,在春秋季節,各地的汽車展會也層出不窮,經銷商一般都會在汽車展上推出特別的優惠。比如本報舉辦的春季和秋季車展,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往往在一個周末大量釋放,原因就是車展的優惠。
比談判功力
找來找去不如自己砍價實惠
以目前國內的消費環境,不管買什么東西,在買之前,消費者首先都要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無奈歸無奈,要想求得購車實惠,還是得學會砍價的技巧。
很多人比較喜歡找關系購車,總認為找關系就能得到最大的優惠,其實不然,廠家限價、經銷商限價的措施層出不窮,很可能你找4S店總經理買的車,還不如和銷售人員砍價買的車實惠。
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現在賣車的利潤越來越低,如果一個4S店的負責人以最低價賣車給你,那么,在這家4S店,他所規定的價格體系首先就被他自己擾亂,所以他給你的價格很可能不是市場上比較優惠的價格。而找銷售人員購買則不同,經銷商的年終返點、庫存車快速出貨、買車后的售后服務等與他們密切相關,往往就容易拿到較低的折扣。
持幣待購以待時機
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么,消費者的絕殺技就是“持幣待購”。新車上市眼花繚亂,汽車降價瞬息萬變,一些車型頭天買第二天就降兩萬實在讓人心痛,避免這種情況的要訣就是先不慌,等等看。
一般來說,競爭力比較強的車型,突然降價的幾率也比較小,促銷上的小動作、價格上的小優惠是廠家的慣常做法,不過,價格上并沒有太大的浮動空間。如果你是眼饞這種車型到不能自已的地步,也可以隨時出手購車,過個一兩年,其價格依然會讓你覺得買得很值。
對于剛上市不久的新車,消費者就要承擔一定的降價風險了,因為各種競爭因素——競爭車型上市、競爭車型降價,都可能使新車在兩三個月后進行降價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