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日報楊柳
“這個地方真難找,來之前還慶幸有GPS,結果差點開到海里了!”日前一位車主需要到深圳鹽田區談業務,這位車主無視山長水遠路途陌生,自駕赴約,結果對路途情況估計不足,又遭遇GPS“瞎指揮”,只好一路問人,足足花了四個小時才趕到客戶的工廠,結果好端端的業務也泡了湯。據了解,目前比較流行安裝的導航儀雖然價格比前幾年有了大幅下調,但并非所有的線路都可以指望導航,否則將因為導航的“瞎指揮”,而耽誤了行程。
車載導航頻“迷路”
車載導航對有車一族來說已經不陌生。作為一種新興的汽車電子儀器,GPS在地理信息服務、城市導航、自駕遠游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記者了解到,GPS在給車友提供方便之余,也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一些偏遠地區在導航地圖上找不到,或者“張冠李戴”誤導車主;有時穿過一條街就能到的路途,導航地圖卻“舍近求遠”,帶著車主兜一大圈。
同時,記者還獲悉,曾有個別車主因為顧著看導航儀而發生交通事故的狀況。當然,在眾多問題中,“重災區”還是導航儀“迷路”的問題。
車載導航是否出游必備?這是仁者見仁的問題。有多年自駕經驗的“超級驢友”關先生告訴記者,按照他的經驗,一般出門認路只要一張地圖足矣,GPS充其量只能作為輔助,盲目地迷信GPS,很容易“摸不著道”。他表示,在歐美、日本等國家,GPS幾乎已成為大眾的生活必需品,但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下,GPS目前還很難完全發揮作用。
盜版地圖難杜絕
據業內人士分析,車載導航之所以會“迷路”,大部分是由于使用了盜版地圖引起。而盜版地圖的泛濫,則與銷售渠道的規范乏力有關。據了解,消費者買到一個車載導航儀之后,還需要購買地圖數據,而支撐導航儀運行的地圖數據必須不斷更新,即便是正版地圖,也有可能因更新不及時而出現新地名無法辨識的情形。
相比之下,劣質導航儀和盜版地圖的危害就更加深遠。據透露,這幾年國內GPS市場較旺,介入生產的廠家數不勝數,諸如西門子、諾基亞、紐曼、華碩、長虹、創維等一批生產IT數碼、家電產品的廠商也涉足其中,大量雜牌和盜版產品充斥市場,有關部門和消費者防不勝防;另一方面,由于地圖數據的生產須受政策管制,目前并未完全市場化。有些企業沒有取得國家測繪資格就肆意生產,有的國外企業也采用非常規途徑生產,由此造成的導航地圖市場混亂可想而知;而在消費終端,一些商家為爭奪市場,往往以低價盜版地圖招攬客戶,這也大大增加了市場規范的難度。
業內人士表示,GPS市場前景看好,以后的趨勢有可能是商家向用戶贈送導航儀,由用戶支付地圖數據的費用,就像現在存話費送手機一樣。
下一篇:霧天開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