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自從涉足汽車圈,就一直以生產節能低價的小型車而聞名。而作為小型車中的代表,SWEFT雨燕也是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推出,靈巧的車身、清晰的變速箱、穩定的懸架一時間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不過在國內這款小車可就沒這么好的待遇了,柔弱的動力系統和單一的配置成了各方人士詬病的話柄。
如今,長安鈴木推出了更為強勁的1.5升雨燕,再加上新增的多項實用配置,相信這款小車的尷尬境地應該有所改觀。
外觀--獨樹一幟
其實新雨燕的外觀并沒有太大改變,只不過蜂窩狀的前格柵換成了鍍鉻的雙橫條式后,讓整車的視覺效果顯得更厚重了。而門把手上新增的無鑰進入系統觸點則在提醒我們,這款小車的科技裝備也在與時俱進。
AO級的小車最容易看上去車身單薄,不過得益于多年的微型車設計經驗,鈴木將這款雨燕竟然打造得也十分敦實,而且卡通味兒十足。當然,最能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是它的側部線條,粗壯的A、B柱撐起了筆直的車頂,從腰線到車窗一律橫平豎直,在同級車中可謂獨樹一幟。而運動型的金屬排氣尾管再加上15英寸的鋁質運動輪圈,則讓人對它的運動性充滿了期待。
內飾--配置豐富
中控臺的塑料材質雖然不算很好,一坐進車里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但好在做工還算嚴謹,各部件間的接縫均勻、整齊。
日本車的內飾設計一向有自己的特色,雨燕純黑色調的內飾風格也得到了我們編輯部許多同仁的認可。橘紅色的儀表燈在夜間會營造出溫馨的氛圍,而恰到好處的幾個金屬按鍵則起到了點睛的作用,讓內部的運動氣息更為突出了。此外,寬大的車身還帶來了不錯的橫向空間,即使兩位成年男士同時坐在前排也不會感到壓抑。而豐富的配置同樣可圈可點,無鑰匙進入系統、自動空調、6碟CD,還有多功能的方向盤等都已經是標準配置了。
動力--小幅提升
動力系統是08款雨燕改變最明顯的地方,雖然之前飽受詬病的1.3升發動機仍沒有停產,但新增的M15引擎總算是和國際接軌了,雙頂置凸輪軸加上連續可變正時氣門系統的應用,使這臺1.5升的發動機可以輕松地爆發出103匹馬力,足以應對大多數同級車的挑釁。
廠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這臺發動機的峰值扭矩出現在4000轉左右,極限換擋轉速可以超過6500轉。不過經過實際駕駛后發現這臺引擎的后段加速成績其實并不出眾,倒是發動機在3000-4000轉之間時整車的動力表現較為理想。
而與M15發動機匹配的變速箱仍有兩款可供選擇,分別是5速手動和4速自動。手動變速箱的換擋行程緊湊利落,我之前就已經有所領教。不過4速的自動變速箱表現就有點不盡如人意了,不僅沒能很好地發揮出M15引擎的實力,而且由于各擋位間的齒比跨度較大,所以造成了換擋不夠順暢,以及超車時難以選擇合適擋位的現象。
操控--靈動自如
既然敢拿雨燕的運動性說事,那么看得出廠家在懸架調校和動力設定方面還是下了番功夫的。無論是靈敏的車身還是極限頗高的底盤,都留給了我們很深的印象。
前滑柱擺臂式的獨立懸架和后縱臂扭轉梁式的半獨立懸架已經不是什么新技術了,不過在雨燕身上還是得到了完美的配合,在快速過彎兒時這輛小車顯示出了強大的操控極限,要不是偏舒適設定的185/60R15錦湖輪胎有些拖后腿,相信這車的極限還會更高。
不過雨燕也有著和其他小型車相同的軟肋,那就是高速的穩定性較差,尤其當時速超過了140km/h以后,并線和制動的穩定性都會明顯下降。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