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奔馳,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被稱作“大奔”的S級,它在中國人心目中幾乎是地位、財富、成功的代名詞。而C級轎車作為奔馳的入門車型,卻是梅賽德斯-奔馳品牌最暢銷的車型。
日前,國產奔馳C級正式進入市場,無論從外形還是配置,國產C級與進口新C級都相差無幾,只在桃木內飾和輪圈上有點區別。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C級,記者率先試駕了這款車。
外形運動
以前C級車的外形設計一直跟隨S級的風格,趨于保守,與寶馬3系、奧迪A4相比讓人略感沉悶。而這款全新C級,車身設計可謂力求打破悶局,改變人們心目中奔馳的守舊形象。我們試駕的這款時尚型走運動路線,用上奔馳轎跑車系列才有的大徽標隔柵,同時取消了立標。米色的坐椅和側門板則增加了敞闊感。這樣的內飾搭配,可以讓喜歡淺內飾或黑內飾的人都覺得滿意。
內飾就手
電動調節的方向盤以及后視鏡位置,都可以隨坐椅一起記憶,非常方便。
在S級上首次推出的COMAND系統,作為未來奔馳車的一項標志性設備,也自然出現在了C級上。C200K上的是“簡化”版,屏幕小一些,內藏的功能也比較簡單。操作時通過中央扶手前的大旋鈕控制,功能分類按鈕則位于中控面板上,使用上比寶馬的i-Drive更加直接,而且菜單里的內容也不多,比較容易上手。唯一不足是該菜單沒有中文選項,操作時最好略懂一些英文。
主駕駛席為八向電動調整,附有手調的腰托,坐上去感覺貼身,側面襯托力不俗。
空間合理
乘坐感覺方面,由于后排坐椅角度較直,強迫后座乘客的坐姿比較“正經”,長途旅行時,后座還是不及前座舒服。好在緊湊級豪車的買家,通常不占用后座,彌補了后座的這些小遺憾。
試駕中,我們也發現了C級后排的優點,側門板由四種材料組合而成,從上到下分別是硬膠、金屬、米色皮革、黑色布料,不但精細好看,而且日常使用絕對容易打理,不會留下鞋??;門上的把手位置很低,推拉后門非常順手省力。手套箱內設有AUX音頻接口(可連接MP3)及12伏插頭,中央扶手前的杯座面積大,可放下手機、錢包等隨身零碎物品。
動力適度
實際駕駛感受方面,這款C200K雖為入門車型,起步反應中規中矩,但踏入兩三千轉時的中段發力爽朗,有點渦輪增壓的感覺,但又不像渦輪增壓那樣“癲狂”,其韌力是隨著轉速自然涌現的,沒有渦輪的遲滯感(Turbo Lag)。全開油門時的中段爆發力能給人一點興奮,頭段和尾段力量則平平。發動機的運轉聲音和順滑度比上代C200K有明顯提升,官方表示油耗也比上代下降了6%。
C200K搭配的是五擋自動變速箱,設有Comfort和Sport兩個模式,分別比較明顯。用Comfort模式,行車柔順,3000轉左右就會乖巧地跳高一擋,以舒適省油為前提;換到Sport模式后,變速箱更加積極,每擋都會上升到五千轉左右才肯罷休。
總的來說,在市區行駛,這臺C200K的動力已經夠用,而且很容易掌控。
操控敏捷
德國運動型轎車素以底盤硬朗、扎實著稱。但不要以為車架夠硬、底盤夠實就是運動,弄得不好就是以犧牲舒適性為代價。如何找到運動和舒適之間的平衡,正是功力的體現,奔馳在這方面就是高手。新C級不僅得到了這種來自奔馳轎跑車的調校上的“真傳”,而且采用了一套新的“AGILITY CONTROL”(敏捷操控)組件,利用流體力學的原理,行車中自動調節懸掛阻尼,當車輛行駛動態比較激烈時,懸掛會自動調硬,過彎動態的扎實感明顯更勝上代C級。
總評:國產版C級上市后,價格更有競爭力。對于傾慕“奔馳”的消費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對本來并不熱衷奔馳品牌的消費群,新C級的突破也會使他們重新審視擁有奔馳的可能性。畢竟擁有一部奔馳所帶來的那種身份、地位,以及所謂“成功人士”的自我價值感,都是大部分人無法抗拒的。
性能參數(奔馳C200K):
長/寬/高(mm): 4526/1728/1427
軸距(mm): 2715
發動機型式: 直列4缸增壓型
排量(毫升): 1796
最大功率(KW): 120/5500
最大扭矩(N.m): 240/3000-4000
變速器型式: 五速自動變速箱
驅動形式: 后輪驅動
后備箱體積(升): 455
上一篇:當新手遇上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