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日前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監測結果顯示,國產汽車價格1-3月份環比漲幅為1.05%,但仍低于去年同期價格水平,累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7%。報告分析,雖然生產端的因素會傳遞給企業較大的成本、費用壓力,但轎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不支持產品的價格提升,今年車價總體還是以降價為主。
從2004年以來,降價一直是汽車市場的主旋律。然而,從去年開始,汽車價格將出現拐點的說法一度盛行,今年年初,汽車將漲價的傳言更是炒得沸沸揚揚。從全球來看,2007年通用汽車幾乎全系產品的價格都有所上漲;國內目前已經有部分汽車品牌先后提價或減少了優惠額度。
然而,筆者認為今年的車市還將“以降為主”。
首先,汽車是否漲價需看供求關系。據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汽車業仍是盈利的,雖說增長速度與前年相比有些放緩,但仍是現代制造業中的利潤大戶。在新一輪的成本壓力中,汽車企業制造單車的成本僅增加了3000-4000元,僅是單車制造成本進一步攤薄,對盈利的企業而言,完全有能力消化掉。而且中國汽車在2008年仍會保持快速增長,并有望沖擊產銷1000萬輛大關。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沒有哪家車企會主動漲價,給競爭對手機會。
其次,在買方市場,車價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市場上加價銷售的車型越來越多,但都僅局限于緊俏車型,絕大部分車型仍是在降價促銷的主旋律中徘徊。在成本壓力面前,企業不會急于借機大幅漲價,從消費者處賺取更多的利潤。對于企業而言,在未把住市場的脈搏前,漲價將面臨著品牌與市場的雙重損失。
此外,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車市進入了銷售淡季,消費者預期降價促銷,持幣待購心態轉強。而4月份北京國際車展,大量新車將集中二季度上市,新老車型的交替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新車低價上市及老款車型降價促銷將成為二季度汽車市場的主要特征。
同時,人民幣升值、加息預期較強以及燃油稅制度改革尚未出臺等因素,筆者認為,這些都將對消費者購車計劃產生一定影響,從而間接推動汽車價格的下降。
東莞日報
下一篇:全新捷豹XF東莞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