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5日開始,挪威正式實施《汽車廣告規范條例》,該條例對汽車廣告宣傳作出更嚴格的限制。其中,新條例規定在挪威將嚴禁汽車廣告使用諸如“環保”、“綠色”和“天然”這類形容詞,并對汽車廣告中涉及尾氣排放的內容提出特別要求。
就世界汽車技術發展潮流來看,環保已經成為了當中的一大主流,經濟發達的國家(地區)不論是政府還是消費者,在對環保有所貢獻的新車種上都給予了各種的支持和期望;汽車生產廠家不論是出于何種目的,也在研發、生產環保型汽車上大做文章。反觀近半年多以來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可以說已經到了“環保死,節能亡,高耗能車種要稱王”的境地。其中,最突出的市場表現是:對環保有立竿見影貢獻值的微型車銷量節節敗退,在國內生產的唯一一款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就銷量而言已經到了可以退市的邊緣,而高耗能車種SUV近幾個月以來的銷量增長率卻每每稱王……
可能是因為職業和愛好上的習慣,筆者平常閑來無事也很喜歡看報刊、雜志以及電視上的汽車廣告。前兩年因為歐Ⅱ標準等與環保有關的問題,眾多的廠家在廣告宣傳上大打環保牌,另外,一些廠家為了更多地體現自己的產品使用的發動機如何如何的先進,也在環保和節能上大做文章。這種良好的氛圍,使得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車主們開始意識到汽車環保的重要性。但是,近來當面對汽車環保與否并無實質性好處的局面,像中國這樣私家車市場才剛剛啟動了幾年的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在“環?!眴栴}上的認識,也就自自然然地退回到“節油”的低層面上。于是乎,在中國的汽車廣告市場上,用廣告宣傳大打環保牌的廠家也就越來越少。
在中國,“環保死,節能亡,高耗能車種要稱王”不正?,F象的廣泛出現,使得汽車廠家廣告的環保元素越來越少;在挪威,政府有關管理部門為免廠家過分地通過廣告誤導眾多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甚至要出臺新的廣告條例明確廣告宣傳的環保用詞界線。這種反差可以說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在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上,環保問題沒有得到政府和消費者普遍的重視。在環保問題上,政府相關的管理部門還需要出臺更多行之有效的調控政策,去引導還處于汽車消費初級階段的中國消費者選購環保型汽車。
下一篇:曾經風光無限你愿意買“官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