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必將重新整合,中國汽車行業也將在新政策的推動下贏得外資汽車巨頭的尊重和重視。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負著沉重壓力的中國汽車企業在2007年得到了喘息的機會,2008年注定顯得與眾不同。
在各車型均實現上揚之時,2008年國家將正式實施的《關于做好中央和國家機關節能減排工作的緊急通知》,鼓勵優先使用自主品牌轎車,為中國汽車產業迎來“自主品牌”時代開了好頭。
盡管車市的格局不可能馬上定型,但在新政的拉動下已一覽無余。
在綠色奧運的倡導下,政策的環保緊箍成為汽車企業最直接的壓力來源。北京在全國率先實施國Ⅳ燃油排放標準,讓環保技術融入到汽車企業的神經末梢。雖然,節能減排被看成是增加成本的一項苦差事,但對今年的車市而言,更大的利潤將被綠色達標的車型瓜分。
發改委將新能源汽車正式列入鼓勵產業目錄。從消費環節、生產環節、稅收政策、優惠政策、審批等各方面給予扶持。不僅生產企業會得到相關優惠和便利,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也將得到稅收方面的優惠,還在停車、過橋、高速公路等環節得到便利,為中國的汽車企業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奇瑞、吉利、長安汽車、比亞迪、海馬、華晨……一批自主品牌正在崛起,在新能源車上展開與國外汽車巨頭的賽跑。
與此同時,上汽吞并了南汽,實現整合資源壯大自己。為國內汽車行業散亂局面的整合做了示范。而在今年,還會有汽車集團重組的案例發生,顯示出中國汽車主宰世界新格局的霸氣。
2008年,中國的汽車業透著一股“新鮮”的味道,中國汽車的結構和發展走勢也將因此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