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這是誰領導的議題,只希望在中國汽車界不要再上演義和團似的滑稽、無為之舉。
清朝主要問題是自身腐敗與外強侵略,兩者一結合,衍生出相互妥協、狼狽為奸。
以至于海關關長都由外人包辦,更別說扭曲整個貿易體系,鴉片泛濫也就不足為奇。
雖然目前洋品牌汽車,與當年鴉片有天壤之別,在便利民眾生活方面,功不可沒,但其擴散之勢并不遜色當年泛濫的鴉片,以至于民族品牌于夾縫中生存。如上汽,除通用、大眾外,留給自己的銷量,所剩無幾。
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股獨大的合資格局,牢牢控制銷售體系。
但甲午一戰卻徹底終結了頑固派,或?;逝傻乃袎粝?。至于上南合作等能否扭轉當下局勢,雖不宜否定,但值得懷疑。不論南汽,還是上汽,雖然在內都是條“龍”,但在外,卻都是條不折不扣的蟲。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我們的民族品牌,尤其是享有特權的國企,太過于沉醉合資利益,甚至可以將銷售利益拱手相讓。
當然,清朝雖然可以勒殺義和團,但19世紀末,如在海運等領域都建立強大民族品牌等形式的實業救國(私人經濟)盛行,以及20世紀初的辛亥革命等,如燎原烈火,勢不可擋。
真心希望我們的汽車產業千萬別送來遲到的祝福,必定我們的吉利、比亞迪、長豐、長城、力帆等,目前還是一腔熱情。
總之,不破除一股獨大的汽車合資局面,目前扭曲的銷售體系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觀。調整的根源,不在政策本身,而在利益背后的博弈集團。
(本文來源:長江商報 )
上一篇:鉑銳亮劍:中高級車市寒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