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伊蘭特曾經是“新3樣”中的代表車型,在國內有著輝煌的過去,與千里馬一起在中國大地撐起了一片“韓系車”的天空。時過境遷,老車型輝煌早已不在,現代迫切需要新車型救市,在千呼萬喚之中,伊蘭特的換代車型——“ELANTRA悅動”終于浮出水面,它肩負著重振北京現代的重任,但在日系車全面擠壓的市場環境里,要想出頭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全新外觀年輕化
ELANTRA悅動的外觀變化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整體感觀更簡練、更年輕、更時尚。把握住了時下流行的設計潮流,融合了眾多歐洲,日本近期成功的設計元素。
前臉簡約的中網使它看起來更干練,向后上方挑起的頭燈富有攻擊性,它向下彎曲的眼角與“獅跑”的頭燈設計有幾分神似,看起來更為兇悍,似乎有“嚇小孩”的感覺。倒三角形的霧燈比較特別,與其他車型相比不拘一格,前保險杠下方的防擦條在它上面形成燈眉,似乎多了兩只眼睛在盯著前方。從側面看,悅動有著標志性的“S”形腰線,完全拋棄了中庸、工整的設計路線,與它的名字“悅動”倒十分吻合。尾燈造型則有卡羅拉的影子,只是向下彎曲的造型呼應了頭燈的設計。與車身一體的后保險杠,成弧形向兩頭挑起,使車尾看起來更加圓潤,而且很有整體感。
在外觀設計上,試車組的同事有著一致的見解,那就是韓系車與歐、日甚至美系車比較起來,似乎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潮流與血統之間找不到平衡點。悅動的設計看似很有特點,卻是沒有“靈魂”的特點,感覺不到一個大企業的傳統與老練。
車廂多了運動元素
廠家為悅動配置了深色和淺色內飾可供選擇,記者本次試駕的車型為深色內飾版本,顏色搭配更加運動。同時裝飾面板也有“金屬”和“桃木”兩種材質供選擇,顯然桃木裝飾更符合年齡層次較大的消費群體。
悅動的內飾各部件布局上還是遵循了方便易用的特點,位置合理,操作順手。工藝上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略顯寬大的中控臺,占據了較多的前排乘客的腿部空間,坐在副駕駛席,左腿膝蓋經常會碰到中控臺。當然可以向后挪動座椅解決,不過駕駛者為了保證合理的坐姿,就沒這么幸運了。
深色內飾版本的座椅為灰色,與黑色及銀色裝飾板搭配協調,同時,包裹性不錯,有著比較好的乘坐舒適感。記者注意到悅動的腳踏板都采用了金屬材料,這在同級車型中比較少見,也讓它的運動特征表現的更為鮮明。悅動的車身尺寸及軸距較老款均有提升,空間上顯然更勝一籌。
動力表現中規中矩
悅動并沒有更換老款的動力總成,依然沿用老款的發動機及變速箱。只是發動機經過全新調校,在動力輸出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燃油消耗減少了8%,不過試車組暫時還沒能去驗證其真實性。
記者本次試駕的車型為1.6L手動擋。發動機在中低轉速的表現中規中矩,起步力道充足但提速較慢,要尋找運動的感覺需要深踩油門,拉高轉速。不過其5速變速箱調校的很完善,擋位清晰、行程較短、容易上手。在時速超過100公里的時候,有語音提示“您已超速”,記者認為,這一功能要么不要,要么改為“注意安全”的提示會更好,不然“超速”的提示過多會使人厭煩。
ELANTRA悅動較舊款最大的改變在于更加年輕和運動化,當然運動化的改變還停留在視覺上。但這一改變仍然表現出很好的進取精神。作為一款普通家用中級轎車它能完全勝任。全新車型加上老款伊蘭特固有的消費群體,相信它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但市面上與它同級別的車型實在太多了,要完成重振北京現代的重任,或許價格策略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譚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