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常務副會長、秘書長,董揚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代言人。也許作為蔣雷的繼任者,面臨"蔣雷離去事件"后對中汽協監管體制的質疑之聲,董揚倍感壓力,對話在小心翼翼的氣氛中開始了。
小排量汽車市場下滑之后怎么辦?歐Ⅲ標準實施后企業面臨什么樣的困難?產能調控是否繼續?協會的工作重點是什么?一個小時的專訪中,董揚用不太快的語速一一進行著回答。
產能過剩的擔心已轉為放心
<21世紀>:發改委態度的改變,是因為產能調控已經見效,汽車行業的投資下降了嗎?
我認為國家對產能過剩的擔心已轉為放心,汽車行業的產能安排都處在一個合理的建設過程中。
新能源借鑒國外標準?
<21世紀>: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什么看法?
董揚:由于世界能源危機和全球變暖,全世界都對新能源汽車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汽車是世界汽車的一部分,我們政府也會增加投入和關注。事實上,關于新能源汽車研究開發只是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運用不是只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產業化的問題不只是生產的問題,還有配套等社會環境問題。比如,在北京城里,開一輛柴油車和開一輛汽油車的方便程度顯然是不一樣的。這些都要充分考慮。
<21世紀>:你贊成什么樣的新能源發展方向?
董揚: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觀點,應該是多元的。我同意他們的觀點。
<21世紀>:新能源汽車生產標準的制定問題,將來會采用國外的標準還是國內企業的標準?
董揚:生產好、研究好的企業,發言權就大,相反就小。國內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國際標準,因為中國汽車是世界汽車的一部分,所以在新能源汽車的標準問題上,也不排除這種辦法。
小排量車發展不能單靠燃油稅
<21世紀>:中汽協今年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還有我們要研究一下小排量車的事情,因為去年這一市場一直在下降,和節能減排的國策不相符。雖然現在還沒有實質性的政策出臺,但是必須要有實質性的政策出臺。實際上歐、日、韓都對小排量車有明確的優惠政策,中國現在不但沒有針對小排量車的優惠政策,而且小排量汽車的使用環境還不利,像1.3升和1.5升排量以下都是同一個消費稅率標準,這個是不合理的。
<21世紀>:針對小排量汽車的優惠政策,會在使用環節還是生產環節出臺?
董揚:這個要看政府,我們只能提建議,協會傾向于利用一切優惠條件。實際上小排量車的使用者,已經犧牲了使用性能,但卻節約了能源?,F在來說,小排量車是不應該降低排放標準。安全性能的,而且應該達到良好的通過性,動力性能的標準。這樣的話,車輛的開發制造成本就增加了。所以必須明確地進行產業引導、政策優惠,讓消費者購買,這兩個環節都要做。
<21世紀>:燃油稅如果出臺,會不會對小排量汽車的發展是一個促進?
董揚:是一個促進因素,但是要看是怎么樣的一個出臺的力度。燃油稅出臺的呼聲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目前還沒有出臺,所以小排量汽車的發展不能單單指望燃油稅。
夸大中外資本矛盾對發展不利
<21世紀>:今年在汽車出口的工作上,協會有什么樣的部署?
董揚:協會的新秘書處正在啟動這方面的工作,它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協會幫助企業了解出口目標國的市場環境,法律政策環境;第二,對企業出口和對外投資提一些建議,不是簡單地把產品賣出去,而是產品要有銷售,售后要有維修,宣傳等多方面的,為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第三,向政府提一些建議,在我們企業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在進出口信貸、市場準入的管理等方面支持,比如一些國家和地區能不能進行認證互認這些方面。
<21世紀>:對出口國的投資建議現在工作的開展情況如何?
董揚:正在做俄羅斯市場的研究,現在還沒有具體的結果,工作還在開展中。
<21世紀>:有觀點認為國外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對國內的投資,尤其是獨資對行業安全有影響,怎么看待這種觀點?
<21世紀>:關于汽車中美歐零部件的糾紛問題,協會有什么的對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