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飾較量
內飾天天接觸,對車主來說通常比外觀更應該得到重視,但出于欣賞水平以及認識等等差異,關于內飾我們無法有個統一的評判標準。但也并不是沒有共同認識的基礎:比如內飾視覺美觀,工藝裝配精細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都是用戶給其加分之處。
和悅動一味強調家庭氛圍不同,福瑞迪除采用了常規深淺色搭配外,更增添全黑內飾版本,多少配合外觀給人運動的視覺激情。三環相套儀表形式足夠時尚前衛,雖然設計樣式多少有些和悅動類似,但立體感強多了,畢竟是后發產品。初看上去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內飾材質雖然仍然塑料感強烈,但做工頗為精細,似乎比悅動有進一步提升。音響操作按鍵也比悅動更寬大除便于操作外手感也不錯。細節明顯比賽拉圖有了極大進步。
悅動視覺時尚感受和家庭溫馨提升方面做得不錯。不過儀表缺乏一些運動感受,中規中矩的卻有少了常規水溫指針(而改用電子報警燈),導致右邊的油表分區有些單調了。悅動內飾整體做工比伊蘭特有很大的進步,所有按鈕的觸感,阻尼都非常細膩。雖然沒有更多高科技的裝備,但儀表盤和中控臺上散發出來的些許藍光,還是增添了不少科技感,特別是空調面板不僅和音響面板錯落有致的區分,并且銀色以及藍色液晶顯示屏相當養眼。
新凱越深灰色面板、仿桃木裝飾板+銀色裝飾相結合很好的打造出一種趨于年輕化和現代感的家用轎車風格。儀表盤相比老款來說,造型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全新的炮筒式很有立體感,圓環上的銀色邊框也展示了廠商的細心與講究。內飾工藝也一如以往的細致,絕不會比同級車落下更差的口碑。副駕駛座前的手套箱下仍然貼心布置有雨傘槽。很顯然,就內飾而言,凱越比福瑞迪或者悅動,科魯茲等等對手更擁有如何博取國內消費者好感的經驗。這一切對凱越設計者來說都很自然,看不出有什么生搬硬套的一點痕跡。
科魯茲內飾
科魯茲的內飾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可以看出設計者有意在為車內空間營造一種更時尚與親和的氣氛,并力求在同類產品中能夠脫穎而出。淡雅的淺冷色調讓這款車型突出運動激情外還多了一份另類的回味。令人驚奇的是,科魯茲中控臺面竟然使用了與座椅相同材質的淺色織物材質。透露出清新、獨特之外,也更有家居的意味。只是能否耐臟的確值得商榷。如果說福瑞迪的儀表臺還有幾分時尚和立體的話,科魯茲的造型顯然更大膽,好在自發光儀表藍色燈光還是相當舒服,否則這份前衛足夠嚇跑一些保守中年人群。
奔騰B50內飾
奔騰B50的中控臺配色是比較傳統的上深下淺的方案,這種選擇雖然足夠保守,但對于一款家用級新車型來說倒是比較適合,最少容易讓更多的人接受。四輻條方向盤樣式雖然落后,但配合整體氛圍還是比較耐看。和同級相比,我們看不出B50有足夠的創新,但也找不出明顯不足。儀表通常是駕駛者所關心的,B50很聰明領先一步:左圈環顯示轉速,右圈環顯示速度,造型上似乎平淡無奇,但中間的液晶屏幕顯示油量和水溫的做法,無疑讓我們認為一汽大眾給了B50相當多的配合。
朗逸的內飾則顯得很溫馨,傳統的深淺色彩搭配木紋內飾符合多數人的傳統審美觀念。在本土化改造過程中朗逸增添一些人性化的設計,因此朗逸可能比較適合家用,但是缺少了一點運動風格,讓人感覺有點沉悶。不要說科魯茲相比,就和福瑞迪以及悅動還有凱越相比,年輕人也足夠對此發出抗議。但這不妨礙朗逸成為熱銷車,畢竟人家打造的就是如同“男女職業套裝”般的普及車,多看幾次,就習慣了。職業套裝永遠不會有新花樣,但你還真沒法挑剔。這一點上,朗逸和B50取得共識更多。何況人家掛著VW的標示,這招牌影響力我不說大家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