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市連續數月低迷,終端經銷商庫存也在不斷攀升,庫存周期從40天、50天攀升至60天,經銷商周轉資金水漲船高,有的已經接近七八千萬元,與之相對比,大多數整車制造廠的擴產計劃仍然沒有“剎車”的跡象。有業內專家預言,如車企繼續加大發車量,國內部分規模較小的汽車經銷商有可能遭遇資金鏈斷裂的窘境。
“水漲船高”的庫存
按照行業慣例,只要經銷商庫存量保持在一定合理區間,就比較安全,這個區間的大致范圍是當月銷量與庫存量的比例為1:0.6~1:1.5。
而記者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汽車市場采訪獲悉,大多數汽車品牌庫存深度已經從去年的1:1提升至1:1.2,有的甚至達到1:2。
另一個衡量庫存的指數是庫存周期,一般如果超過60天,便已接近庫存上限。但記者采訪發現,長安福特、一汽大眾、東風本田、北京現代等汽車企業的經銷商庫存周期在25~60天不等,且均有周期逐漸拉長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庫存壓力普遍高于合資品牌,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遲亦楓表示,根據他對亞市部分經銷商的統計,相比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車型庫存更高,有些自主品牌經銷商的庫存周期已經超過了60天。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徐長明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自主品牌每次受政策調控影響都最大,已經成了慣例,“最近這10年出現3次調控,2004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今年,一方面原因是自主品牌綜合競爭力弱于合資品牌,所以抗打擊能力就比較弱,另一方面是合資品牌計劃剛性太強,銷量下降的時候輕易不減產,市場好的時候往往也跟不上市場的增長,他們經常會在高增長的時候喪失機會,自主品牌迎頭趕上?!?
庫存給經銷商帶來壓力顯而易見,以一輛新車占用10萬~20萬元資金計算,100輛庫存車占用的經銷商資金就達到1000萬~2000萬元,而據記者調查。
在車商普遍靠銀行貸款維持運轉的情況下,這樣的壓力顯然是難以承受的。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亞市里有30%的經銷商出現虧損,有50%的經銷商經營處于維持狀態。
相對于經銷商庫存,整車企業庫存暫時讓人松了一口氣。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整車企業庫存為63.54萬輛,比2010年年底下降17.13萬輛,且呈現庫存逐月下降的趨勢。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認為,企業庫存低是因為行業整體增速大幅回落,企業積極應對,因此庫存下降明顯。但他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算上運輸途中以及市場終端的庫存量,整個市場庫存應該是6月乘用車銷量的1.5倍左右。按此計算,6月中國乘用車銷量112.2萬輛,整個行業的庫存可能已經達到168.30萬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每月也會對全國汽車經銷商進行庫存抽樣調查,并已經建立起庫存預警體系,根據已完成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超出正常庫存指數的品牌有三家,即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和廣汽本田。
上一篇:凱迪拉克SRX 擬納入國產計劃
下一篇:啟辰將產電動車聆風國產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