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推動日系車走出低谷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9月23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近幾年,日系車在國內市場發展力不從心的現象越發明顯,不但風頭被德系、美系等蓋過,而且市場份額也呈下滑之勢。究其根源,產品力弱是避不開的因素,更多表現在與競爭車型相比時缺少特點和亮點。推出具有競爭力的車型是各企業的當務之急。
9月12日,第九代雅閣上市,配備3款發動機。作為日系車進入國內市場的排頭兵、曾經保持多年加價銷售的熱銷車,在日系車集體低迷時上市,第九代雅閣被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其能否成功也被看做是日系車能否走出低谷的標志。第九代雅閣肩頭的壓力不輕。
把日系車發展放緩歸結為發展周期論也不無道理,畢竟一個企業或一個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會經歷波峰,也會墜入低谷,不可能永立潮頭。但通過縱向和橫向對比不難發現,日系車未能跟上國內市場發展的節奏,其對國內市場研究和預估不充分,特別是國內市場對新技術的追捧打了日系車企一個措手不及。同樣,對于機械性能、對于內部空間的追求等方面,日系車企所做的工作不夠多。這種種表現最后都體現在產品上,保守、中庸成為部分日系車型的代名詞。
反觀以大眾、通用為代表的德系、美系,產品的中國屬性越來越明顯,部分車型針對中國消費需求進行了改進。當然這些改進不見得有多少,但重視國內市場的態度讓消費者很舒服,市場的天平在細微中傾斜。
剛剛上市的第九代雅閣,在外觀、內飾、動力和配置等方面都做出了針對性的改進,可以看出是對上述問題的破解。其產品力較老款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沒有配備被廣泛認同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比較遺憾。雖說其配備的動力系統性能或許不輸于渦輪增壓系統,但會被消費者誤讀為改變不夠多。同時,其定位也考驗著其對市場研究的功力;營銷能否跳出以往的條條框框也是其能否令人“為之一振”的關鍵。這些問題在日系車中具有普遍的共性,誰能率先改變固有的觀念和思維定式誰就有了“叫板”的資本。
不可否認,日系車產品線短、產品密度小也制約了其近些年的發展。產品線短使其升級換代流失率增加,當雅閣、天籟、凱美瑞等車主升級換代時,再向上似乎已經無車可選。雖說豐田、本田、日產都有自己相應的高端品牌,但在兩個品牌的銜接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其高端品牌與國內市場需求還有差異。無車可選的情況下,即使再高的品牌忠誠度也無法抑制顧客向寶馬、奧迪等更高端的品牌傾斜。前些天,大眾中國將進口大眾車放到上海大眾銷售渠道,原因之一就是解決固有消費者升級換代的需求,留住已有客戶。產品密度小也是同樣會失去被選擇的機會,國內這幾家日系合資車企中,除東風日產外,其他幾家車企車型普遍偏少。介于雅閣和飛度之間的廣本凌派上市首月訂單突破1.5萬輛,很好地注解了車型密度小的弊端。
產品力增加的第九代雅閣雖說代表著日系車企對國內市場的轉變,但其也僅是一款車型。日系車要走出低谷,更多是要跟上市場節奏,也要更加重視國內市場,并持開放的態度。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