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退出機制建立 取消生產資質終身制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7月25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長久以來汽車行業備受詬病的生產資質“終身制”終于被打破。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在汽車行業建立落后企業退出機制。
目前,我國有各類車輛生產企業1300多家,其中汽車整車企業有171家(按集團統計77家)、摩托車120家、專用車900多家、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35家。在這1000多家企業中,有一批企業多年來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產量極少甚至沒有產量,其生存十分困難,更談不上盈利。
這些被業界戲稱為“零產量”的企業既無法淘汰,又不具備必要的生產條件,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嚴重影響了行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據悉,《通知》將按照《行政許可法》的總體要求,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管理為基準,對于已經破產或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注銷其《公告》;對于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實行為期2年的特別公示管理(新建企業除外),要求其整改、盡快滿足準入條件。特別公示期間,不受理有關企業的新產品申報。被特別公示的企業經考核符合準入條件的,取消特別公示,恢復受理其新產品申報。特別公示期滿后,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業,暫停其《公告》,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
其中,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是指連續兩年銷量為零或極少(乘用車少于1000輛、大中型客車少于50輛、輕型客車少于100輛、中重型載貨車少于50輛、輕微型載貨車少于500輛、運輸類專用車少于100輛、摩托車少于1000輛)的企業。
“《通知》的發布和實施,可以迅速把無效資產排除,給落后企業一種刺激,促使其專心發展,”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這對提高國內汽車產業集中度,調整產業組織結構,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那些“零產量”企業恰恰是目前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殼資源”。根據國家發改委政策要求,新建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在兼并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的基礎上進行,因此,收購一家“殼資源”即可迅速獲得生產資質,這對于正試圖建立新合資公司的奇瑞、吉利等企業來說,那些被人們遺忘已久的“殼資源”企業變成了“稀缺資源”。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