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2014產銷計劃明顯收緊 自主轉型兩極化
來源:南方網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2月08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如何應對中國車市的低速增長,是對車企規劃的一次考驗。雖然中汽協預測今年我國汽車市場增長不會超過10%,但這并不妨礙各車企對今年的營銷加碼。近期,在2013年業績陸續出爐后,各大車企又開始馬不停蹄地投入到2014年的備戰中。
經歷了2013年中國車市出乎意料的高增長后,各車企都交出了較為滿意的答卷,蓋世汽車網調查23家主流車企的結果顯示,相比2012年的六成車企未達標,去年情況大為改觀,有七成車企完成了產銷目標,這也讓各大汽車巨頭在面對今年的市場考驗時更有底氣。
在乘用車領域的合資品牌中,除日系車產銷增長率微弱下降外,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美系車增長最為明顯,成為去年最大的贏家。事實上,雖然業內普遍認為去年初各合資車企制訂的目標較為激進,但是最終的目標完成率都與計劃十分接近,這也意味著今年各合資車企的產銷目標也會順勢而為,不會出現太大的誤差。
不過,與去年相比,今年各家企業的產銷計劃已明顯收緊。從各大合資車企公布的計劃上不難看出,雖然今年企業的目標均有所提升,但與去年相比增長率大為縮水。業內人士認為,可以預見,今年各大歐美合資企業都比較務實,雖然銷量數字更好看,但同時也為車市的低速增長做好了準備。
雖然中汽協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22.2萬輛,比上年增長11.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3%。但仔細分析則不難發現,包括奇瑞、吉利、長城、華晨、比亞迪等在內的主流自主車企表現雖然搶眼,但由于自主轉型的路線不同,已經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格局。
面對自主品牌車企拋出的2014年銷售目標,業界有聲音認為“過于冒進”,但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認為,從去年的成績看,雖然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以奇瑞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普遍盈利有所提升,溢價能力增強,也有實力沖擊更高的目標。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