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長城汽車開山鼻祖賽弗,算作H5系列的初代產品的話,那么,H5系列至今已經悄然走過將近21個歲月。當然,H5在發展歷程中經過多次改款或者變更車系,但真正意義上的完整換代只發生過一次,這便是2005年,哈弗H3上市完全取代賽弗。
隨后2005至2018年期間,伴隨長城汽車品牌,要將“SUV領域專家”路線走穩走強,H系列也像當年合資品牌發展歷程一樣,陸續區分出城市SUV與硬派SUV走兩大品類屬性,而銷售端最終結果,也正如大家所看到一樣,城市SUV系列產品成為長城汽車中堅力量,而走親民路線的硬派SUV-哈弗H5,則在2018年成為品牌歷程中的“經典印記”。
市場并不需要硬派SUV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坦克300熱銷就不難看出,泛越野文化的客群依舊存在且有活力,同時客群中也同樣需要更為細分屬性來充填市場,所以,H5停產時隔五年后,再次選擇強勢回歸,目的就是壯大這一單一市場。
強勢回歸,也意味哈弗H5再一次全方位進化,硬核底盤選擇上,新哈弗H5采用坦克平臺打造,全車長度5190mm,軸距更是達到3140mm,可謂在10萬元級別硬派SUV中,再次創出天花板級的整車尺寸。
當然,新哈弗H5為了有效滿足全新家商玩全用途的新定位,外飾設計上直接采用坦克500相類似的設計風格,前部大面積的鍍鉻裝飾,不單有效提升霸氣感與辨識度,烽火方炬燈組還帶有更高階的夜間輔助照明效果。
前部細節處理上,新哈弗H5前杠下唇位置是要比牌照框位置更為突出的,off-road時可以更好保護前杠漆面,同時機艙底部還安裝大量鋼制護板,充分滿足復雜路況時,車輛機械部分的穩定性。
新哈弗H5由于是一臺標準五座車型,所以在3140mm軸距表現下,車身側面顯得非常狹長,工程師為了能讓側面部分,同樣有強壯的筋骨表現,故意將C柱設計成美系硬派SUV風格,同時配以再度加寬的后輪眉設計,美觀同時還加大尾箱置物能力。
相比威猛感的外飾設計,內飾部分則顯得十分質樸,沒有高級飾板和氛圍燈光來修飾豪華品質,一切已實用和易上手為設計出發點。
人機交互系統為12.3英寸高清屏幕,系統部分為騰訊TAI 3.0,并集成常用的娛樂和視頻類APP,導航部分則是高德+騰訊雙導航設置,滿足不同用戶對于導航系統的偏好;儀表這回受限于定位原因,只有多功能顯示區域為TFT屏幕,只具備調節駕駛輔助系統和常規行車信息顯示。
新H5定位出了要滿足大部分to C用戶,同樣也考慮到to B用戶長時間駕駛需要,所以座椅填充物被故意設置的非常軟,頗有日產座椅的感覺;另外在乘坐空間能力上,后排腿部空間達到975mm,這樣空間表現已經肩比商務MPV車型,另外再放倒后排座椅后,尾箱縱深達到1965mm,完全可以兼顧工具車用途。
坦克平臺的新作,自然將與坦克平臺共享動力總成。新H5將提供汽、柴油搭配手動、自動多種動力形式,充分滿足B端、C端用戶需要;當然,重點汽油動力車型上,主打將是2.0T+8AT組合,不過發動機調校上將比坦克300略有縮水,最大功率為160千瓦,峰值扭矩為400?!っ?。
非鋪裝路面駕駛,來自采埃孚8速自動變速器,會十分積極的控制發動機轉速,尤其是大角度長距離爬坡,變速器會比坦克300更積極的升降檔,并且升降檔過程極其柔和,以改善大速比差切換時的頓挫。
我們試駕的地點為海拔2400米的山區,所以受到氣壓的影響,渦輪全力介入要比平原地區晚,大約為2千轉/分左右,當渦輪全力介入后,發動機扭矩輸出會十分充足,沒有大角度交叉軸上坡的情況下,高速四驅就足以滿足需要。長距離下坡場景下,得益于前雙叉臂和后多連桿的懸掛設計,只要稍微提升點車速,大梁和避震可以吸收接近一大半的路面震動,配合精準轉向機助力調校,舒適平穩就是新H5代名詞。
與哈弗H9一樣,新H5可以配置后橋伊頓差速鎖,來進一步提升脫困能力,不過受限于越級的車身尺寸和并不算大的接近、離去角影響,拿這臺車去越野拼極限的用戶恐怕遠沒有H9或者坦克300的用戶多。
鋪裝路面高速行駛,坦克平臺的底盤設計優勢被進一步凸顯,車身重心轉移和路感的傳遞已經有了豐田車系90%舒適和操控精髓,并且在8AT輔佐和多項隔音措施下,整車NVH也控制的較為高級。
重回當年H5銷量上的輝煌,正是H5的強勢回歸的決心所在。畢竟現在15萬內的硬派SUV市場,已經找不到能直接對比新H5空間、底盤、動力車型,所以新H5單憑這些優勢,就能贏得市場一半籌碼。
上一篇:試駕皓影e:PHEV&e:HEV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