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試駕完全新長軸距E級,這輛車正好解答了大家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或者好奇心。之前很多人說,在這波如此內卷的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傳統汽車品牌想完成轉身并不容易,但如果當這些品牌真正大步追上,一定會給很多國內車企很大的壓力,甚至還會有屬于自己的創新。對于這個話題,我個人也一直非常感興趣,但一直持謹慎觀望態度,因為一個傳統品牌的轉型,不僅是技術路線上的巨大變革,最關鍵還有品牌方理念的轉變。前者考驗的是一個品牌的技術家底,而后是品牌方對不同市場的洞察,它們是否意識到了,中國是電氣化、智能化領域發展最好的市場,并愿意調整自己的戰略,做到集各市場優勢之所長。
直到這次試駕全新長軸距E級,我發現梅賽德斯-奔馳真的把以上幾點都實現了。奔馳這么多年的堅持與努力,終于開花結果了。在全新長軸距E級身上,依然擁有一大波吸引眼球的技術創新、也依然享有與S級轎車分享高端技術的特權。最關鍵的是,全新長軸距E級還搭載了奔馳中國本土智能化研發的最新成果,你體驗到的是實打實由咱們中國小伙伴主導升級的智能網聯和輔助駕駛功能,所以今天咱們全方位深度聊聊全新長軸距E級,就沖它這么努力,想必有不少朋友愿意轉粉。
時至今日,像全新長軸距E級細節充滿故事的產品依然難尋。
在豪華體驗的塑造上,它依然是同級標桿。為了一處中國專屬細節,它甚至在總裝線設計單獨工位。
小結:
在本次全新長軸距E級的講解會上,奔馳官方跟我們分享了很多產品在細節、工藝等方面設計時的考量,很多都是奔馳此前覺得不值一提的內容。但其實在老李看來,在現如今如此內卷的市場條件下,產品的技術、配置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F在能夠吸引大家關注的,就是產品的細節。大家看待奔馳,就是看重奔馳的豪華,奔馳應該對細節比其他品牌更加注重,對于喜歡奔馳品牌或者希望購買豪華品牌產品的消費者來講,咱們剛才聊的這些細節就是選擇奔馳的理由,這不僅關乎于產品,也是對品牌理念的認同,大家覺得呢?
本土化智能研發團隊發力,首搭第三代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新勢力品牌主流功能全部補齊,更難得的是,它還做到了很多品牌沒做到的。
合資品牌首搭高通驍龍8295芯片。聊個大家沒關注到的事兒,現在車企都在拼芯片規格?但有幾家分享過,自己的芯片算力用在哪了?
小結:
智能化體驗的提升,是本次全新長軸距E級最大的變化之一。它帶來的可不僅是體驗上的提升,最關鍵的是,它也代表著中國本土化團隊正式開始主導奔馳品牌的智能化領域研發工作,未來的新技術將反向導入其他市場。截止2023年底,位于上海的奔馳智能化研發總部將擴充至2000人,這一舉措對奔馳品牌來講意義深遠。因為這代表著奔馳做到了品牌轉型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思想的轉變。當然,奔馳中國本土智能化研發團隊也不僅負責智能網聯系統的研發,還有同樣非常重要的ADA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研發工作,咱們下一頁也具體說說。
不搶風頭,所有功能必須經過充分驗證才能交付客戶。在奔馳,沒有Beat版!這句話在安全領域展現得淋漓盡致。
小結:
這次體驗全新長軸距E級的L2+級輔助駕駛。廠家的那句研發承諾,其實正是奔馳這種百年老牌車企的優勢,它擁有嚴格且標準的研發流程。這種流程咱們國內也有幾家老牌自主品牌在堅持。但現實是,現在很多品牌恐怕在安全性功能研發時并沒有遵循標準。這就導致了很多市面上的車型ADAS駕駛輔助系統并不好用,或者系統無故推出。這兩種品牌態度相比較,相信很多朋友也愿意支持奔馳的做法吧。
無論駕駛或是乘坐,它都是最舒服的一代E級。
小結:
從駕駛感受來講,全新長軸距E級的調校相比現款要更加舒適。懸架在保留了支撐性的同時,變得更柔軟一些,同時車輛的轉向、加速和制動都很舒服,屬于典型的舒適性取向。開著輕松、舒服,這對于全新長軸距E級來講就足夠了。
寫在最后:
全新長軸距E級絕對稱得上一款里程碑式的產品。從這款車上,你能感受到它的努力,對于數字豪華的不斷探索出新,再次帶來了明顯有別于競品的獨特體驗。此外,全新長軸距E級還搭載了由中方本土化團隊主導研發的最新也真正符合當下潮流的智能化體驗。正如本次試駕咱們這篇文章的標題,在新時代,全新長軸距E級已經代表奔馳大步跟上,未來只需持續發揮各市場技術所長,不斷優化產品即可。相較于它45萬-54萬元的預售價,全新長軸距E級還是非常推薦的。
上一篇:試駕2023款榮威D7 EV
下一篇:試駕新ix35沐颯的驚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