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再度呈現較快增勢,06年產銷雙雙突破700萬輛,同比增長27.32%和25.13%。根據未來宏觀經濟形勢分析,07、08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其中,今明兩年轎車增長率有望達到25%。在如此“火爆”的市場面前,但有人卻在這一片繁榮中“頭疼”。這回為市場煩惱的,是一向自信的韓國人。有關數據顯示,3月份,北京現代汽車成為十大車商中唯一增長率為負的企業,銷量同比下降了17.2%;4月,汽車銷量前十名企業中,沒了北京現代的蹤影。另一家韓國合資企業東風悅達起亞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一度在中國咄咄逼人的韓國汽車怎么了?綜合業界的觀點,大致有這么幾個原因:首先,跟歐、日、美“列強”相比,韓系車的品牌影響力還是處于弱勢,前幾年韓國車靠性價比優勢贏取了大片市場,但隨著去年底和今年初國內歐、日、美合資企業兩波有力度的官方降價,使韓系車的性價比優勢盡失,很多消費者投入歐、日大品牌汽車的懷抱;其次,韓系車還存在“吃老本”的現象,在主力車型走向衰微之時,并未及時推出新車型;另外,去年以來,韓國現代汽車由于工人罷工和韓元走強等原因,導致公司06年年度凈利潤同比下跌34%。這一影響最終波及到國內的合資企業,比如投資力度和新車型研發投入等。
與韓系車今年的市場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由奇瑞、吉利、華晨、比亞迪等企業組成的自主品牌軍團所占市場份額卻繼續走高,目前已占據30%左右的份額。尤其是奇瑞汽車今年上半年表現搶眼,3月超過所有合資車企,登上該月銷量冠軍的“寶座”,5月也占據銷量亞軍的位置,令業界稱奇。在微型和小型轎車細分市場,自主品牌依靠價格優勢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另外在低端的SUV細分市場,自主品牌業績也相當不俗。經過近十年的自主研發及制造、營銷經驗積累,自主品牌汽車目前在保持強大價格競爭優勢的同時,產品力和品牌力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并把握住了轎車大量進入家庭的市場良機,在圓了廣大中國老百姓的汽車夢的同時,自身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也有分析認為,韓系車在中國的暫時衰落跟自主汽車的漸漸強勢有著此消彼漲的關系。在歐、日系車面前,韓系車與自主車有著類似的處境:同樣的品牌力和產品力不如人家強勢,同樣價格都更便宜。但韓系車要想拼價格始終打不過自主車,當自主車產品力和品牌力迎頭趕上之后,韓系車的原有性價比優勢并不明顯,很多韓系車的“準車主”沖著更優的性價比優勢最后選擇了自主汽車。
希望自主品牌汽車再接再厲,自強自大,形成各自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誰說中國不會涌現出轎車業的海爾、聯想、華為呢?
源自:貓撲汽車
上一篇:賽歐為什么不能成為又一個捷達
下一篇:“邁騰”真正的競爭對手應該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