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據報道,在最近的廣州市路內停車收費調整聽證會上,30名來自各行業的聽證代表對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提出的四套調整方案發表意見,其中29名代表原則上同意調整收費。而這四套方案中,最高的擬漲至6元/半小時,漲幅達3倍。
|
如果此項申請最終落實成文,可以想見,在廣大的私家車主中間必然又是一片埋怨之聲。筆者有一個疑惑:為何在這個嚴重關切私家車主利益的表決上,沒有聽到車主們的聲音和意見?所謂“贊成漲價的聽證代表”中,中間究竟有沒有車主代表?為何在這項較為重大的決定上,幾乎沒有聽到任何反對的聲音?從油價上漲到利率上漲,再到不久之前《廣州2020:城市總體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的:未來在道路擁擠路段,必要時將加收“道路擁擠費”。養車之難,壓力之重,矛盾已經日益凸顯,而且未來呈加劇趨勢。說句不客氣的話,汽車仿佛已經成了香餑餑,上面有無數伸向它的刀叉,除了車價在降,每個環節的價格都在漲?!肮膭?SPAN class=articleLink>買車、限制用車”的宏觀思想已經逐步落實到細化的規則之中。在此種大勢不可逆轉的情況之下,我們究竟需要一種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
首先,認識到這是大勢所趨,雖然汽車的價格、服務、款式尚未達到與國際完全同步,但我們的用車環境收費標準卻在努力向國際規則靠攏。畢竟我們是人口大國,資源是寶貴的,這點也應當可以理解。
其次,逐步學會改變交通出行習慣,從倚重私家車逐步轉向公共交通。
其三,心態平和不忘保護權益。在停車費漲價這件事情上,筆者希望聽到車主們的真實聲音,一項聽證決議在出臺之前只有一片叫好之聲,這無疑是非常不正常的。特別是對種種打著“投入公共建設”旗號漲價的行為,尤其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