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兩年多的富士康訴比亞迪侵犯商業秘密案又有了新的進展。
日前,比亞迪創始人之一夏佐全被深圳公安局拘留,另兩名前高級員工柳相軍和司少青也被深圳市寶安區法院及龍崗區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而分別判處有期徒刑4年和16個月。
盡管夏佐全在3天后因證據不足被釋放,但受此消息影響,比亞迪股份和比亞迪電子股價在香港均一度持續下跌。
之前,比亞迪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回歸A股,比亞迪方面透露,發行A股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鋰離子電池、LED光棒、相機模組、汽車、電動汽車、汽車零部件及組件業務。
但據分析稱,由于比亞迪電子2007年在香港股市沒有獲得足額公開認購,其回歸A股的計劃恐怕無法如愿以償。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比亞迪之所以想要回歸A股,其實是想為旗下汽車業務的發展“輸血”,以尋求資金支持。而公司此前負債率相對較高,再加上一系列的訴訟,使比亞迪利用現有的香港上市公司平臺進行再融資變得困難。
分析指出,由于比亞迪與富士康在內地與香港兩地的民事訴訟仍在進行中,而無論是在滬深股市還是在香港股市,上市公司如果在信息披露或高層涉案方面存在瑕疵,便會面臨重大訴訟風險,因此,比亞迪年內回歸A股為汽車業務“輸血”的愿望恐怕將會落空。
令比亞迪被動的局面似乎還在延續。
今年北京車展期間,比亞迪宣布自己有可以使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超越國外汽車品牌的強大秘密“核武器”,而這個神秘的“核武器”也就是比亞迪去年在第九屆高交會前夕宣布的“全球第一款可以用于汽車充電的鐵電池”。但外界對“鐵電池”專利的質疑一直沒有平息。
據了解,所謂“鐵電池”,也就是“磷酸鐵鋰”,據公開的報道稱,該專利的擁有者是美國德州大學。德州大學現在正與B&D和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A123 Systems進行專利訴訟,控告其在未獲得電池技術授權的情況下制造與銷售侵權商品,并牽扯到了美國、加拿大、德國甚至日本,這場國際官司仍在繼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鐵電池”專利的國際官司雖然仍在進行中,但由于與富士康的持續訴訟,引發了比亞迪內部強烈震蕩,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凸顯。
來源: 中國貿易新聞網
上一篇:汽車論斤賣不過豬肉車價漲不漲?
下一篇:車型點將悲情時刻誰是本周冠軍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