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車廠做乘用車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近期的上汽通用五菱的自主乘用車項目卻備受關注。消息表明,上汽通用五菱的乘用車全國渠道招商活動已經開始進行,上汽通用五菱將在年內發布新乘用車品牌全面進軍乘用車已成事實。
《東方早報》載,上汽通用五菱上馬乘用車是在上汽-通用亞洲戰略聯盟成型的背景下進行的。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股東方上汽也不會放過這個提升銷量的機會。胡茂元認為,五菱有豐富的低成本運作經驗,(乘用車)能為上汽做出新的銷量貢獻。
而通用全力配合乘用車項目的這個表示則有著非常意義?!赌戏饺請蟆氛f,此次力推新乘用車,或將成為通用在華戰略的下一個“熱點”, 借助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車業務的擴張,通用意圖在中國市場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有這兩個在乘用車方面非常成功的汽車大腕做靠山,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車整車技術方面的問題似乎不容質疑了。而且,有上汽的支持,我們似乎也不用擔心新的自主車型的配套問題。從這兩點來講,上汽通用五菱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起點還是較高的。
除了上述原因,上汽通用五菱做乘用車受到更多關注,還因為上汽通用五菱是現在的微車老大,在微車界如日中天。關注五菱的人們要問,現在不是2007年,其有必要換“乘”嗎?其“低成本、高價值”的特色理念,從商用車移植到乘用車上還能適用嗎?
況且,事實表明做自主品牌乘用車遠不止掛雪佛蘭標賣樂馳那么簡單,看看哈飛、昌河、一汽吉林微型就知道,換“乘”搞不好就是個連累商用微車的燒錢運動。從資源整合和切入時機來說,上汽通用五菱的換乘較成功換乘的長安汽車也有不容忽視的弱點。
和其他自主品牌微車換乘一樣,深入人心的微車品牌是需要跨越的第一個坎。顯然,從中級車起步的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車不能和那五個菱形掛上鉤。因此,上汽通用五菱新的品牌塑造和雪佛蘭品牌掛鉤順理成章。新品牌建立在樂馳微轎的渠道基礎上,也就意味著目前100多家上汽通用雪佛蘭4s店會率先成為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車4S店。把新品牌和金領結放在一起,既能保證網絡數量,也能保證網絡質量,對于新品牌的推廣和品位提升還是有好處的。
然而,這種搭順風車的方式對于傳播其“低成本、高價值”的特色理念有利嗎?
新品牌的推廣不是一蹴而就的,上汽能否把五菱自主品牌打造成第二個榮威或者名爵,尚需時間來驗證。不過憑借微車賺來的利潤,股東方的支持,上汽通用五菱在乘用車品牌推廣上大手筆投入有著非常大的可能,這是其它微車品牌做不到的。
2010年4月27日的《北京參考》說,相比長安、奇瑞、東風等品牌的發展勢頭,上汽通用五菱的銷售預計保守很多(銷量預計增幅在16%左右),而導致這種情況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工廠產能的不足。
這個被媒體多次提及的產能問題確實值得關注。盡管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工業園已經開建,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啟動了產能擴充達到51萬輛的二期工程,而2011年年底完工柳州發動機工廠Ⅱ期項目也會將上汽通用五菱的發動機產能提升到87.5萬臺。但對于目前超過百萬輛的上汽通用五菱來說,顯然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既要保持微車老大的地位,還要進軍印度等國際市場,100多萬臺輛的發動機和整車產能能否在保持增長的基礎上得到保證?在保證微車生產之外,新的乘用車項目產能能否保證?這個課題考驗著上汽通用五菱管理層和股東方的智慧。
對于換乘的未來,上汽通用五菱或許有著更深的謀劃。收購兼并也許就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是微乘并舉,還是燒錢,上汽通用五菱會在明年給我們答案。
上一篇:多數車企滿意“中考”成績
下一篇:車企瞞報缺陷或被罰到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