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創新團隊圍繞無人系統信息與控制技術等相關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開展研究,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為推動我國自主駕駛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圖為該學科著名專家賀漢根坐在無人駕駛車內。 國防科大供圖
曾被拒絕參加國際無人車共同研制
據賀漢根介紹,國外也進行過長距離無人駕駛試驗,一次是1995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那一次自主駕駛只控制方向,油門和剎車由人控制,也沒有超車實驗。相比之下,此次無人車駕駛實驗的難度更大、技術含量更高。他表示,此次試驗的無人車是針對國產紅旗HQ3專門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能根據復雜路況作出合理決策,實現方向和速度的完全自主控制。
賀漢根表示,我國無人車的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參加了一次關于自主駕駛技術的國際研討會,與會專家建議多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研制新型無人車,他意識到這是推動國內自主駕駛技術發展的好機會,詢問組委會中國能否加入,可日本專家以中國沒有無人車為由拒絕中國參加。會后,他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研制出中國的無人車。
從無到有的自主研制過程是艱難的,但對持之以恒的有心人來說,沒有任何困難不可以解決。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賀漢根教授帶領下,2001年研制成功時速達76公里的無人車,2003年研制成功我國首臺高速無人駕駛轎車,最高時速可達170公里;2006年研制的新一代無人駕駛紅旗HQ3,則在可靠性和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
上一篇:媒體盤點中國公路九宗“最”
下一篇:北京現代員工私賣2875把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