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深圳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主任會議討論通過了市政府關于“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改善交通秩序,緩解交通擁堵”重點建議的辦理工作方案。
該重點建議由今年人代會期間56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合成,是今年人大交由市政府辦理的兩項重點建議之一。針對重點建議中關注的若干交通問題,市政府在辦理工作方案中提出了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加強路面巡查監管、加強靜態停車管理、發展智能交通、完善交通規劃政策等10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并明確了辦理時限。主任會議同意了該工作方案提出的兩年辦理期,辦理結果將于2013年1月向市人大常委會議報告。
明年中期或將出臺提高中心區停車收費政策
該工作方案在加強靜態停車管理方面提出,開展提高商業中心區和交通繁忙區停車收費的研究,完成時限為2012年6月30日。市交警部門一位負責人昨天向主任會議匯報辦理工作方案時稱,北京已執行的提高中心區停車收費政策對減少交通擁擠區車輛的流動有一定效果,深圳準備借鑒北京的這一做法,提高商業中心和交通繁忙區域的停車收費。目前,有關部門已經開始了前期工作,對全市停車場數量、位置區劃、現行收費標準等現狀進行摸底普查,先做一個量上的分析,進而提出分類管理和收費標準。
另外,將加強停車系統交通新科技的應用,今明兩年研究推行停車電子收費聯網系統,推廣建設停車誘導系統,逐步推行“一卡通”停車收費方式。
盡快研究制定控制機動車總量過快增長政策
深圳會不會同時借鑒北京的“搖號”辦法,對購車實行管控政策?對于這個近段時間很多深圳人關心和猜想的問題,辦理工作方案并未透露明確的口風。只是表示,盡快研究制定控制機動車總量過快增長、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的政策,從根本上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狀況。記者注意到,這一措施標明的完成時限是“按計劃推進,2012年12月31日完成”。
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委在對該辦理工作方案的初審報告中,也建議政府要抓緊研究制定緩解交通擁堵實施方案,并擇機出臺,其中就包括希望采取小汽車保有量增量調控、合理提高機動車使用成本、鼓勵多人共乘等措施。
路邊臨停要收費且不再在主干道上設置 目前,我市的若干路段都有一批合法免費的路邊臨時停車位,但這種“免費”可能馬上就要休矣。正處在審議階段的《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已提出了路邊臨時停車要收費的政策傾向,市政府的辦理工作方案為此也做好了相應的執行準備。提出今年年底前研究路邊臨時停車收費的具體辦法,規定路邊停車收費標準,收取合理費用,并將收取的費用專項用于發展公共交通。此外,將取消主干道及承擔主要分流作用的次干道路邊臨時停車位,路邊臨時停車位只在次干道以及以下等級的道路上設置。
辦理工作方案還提出,建立全市停車供需數據庫,協調推進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設置標準的完善工作,提高停車場的規劃水平,并研究降低全市經營性停車場納入管理的門檻,將城中村、老社區的臨時性停車場納入監管。同時,對物業配建停車場和規劃停車場的使用情況開展全面調查,對挪作他用的違法行為,將責令業主或使用人在限定期限內恢復停車場的使用功能,并對社會開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