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個性化定制,即在消費者購車時,廠家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而生產完全個性化的產品,令車型別具一格,屬于該客戶的“個人專屬”款。這一產銷方式在歐、美、日發達市場早已普及,而在國內此前大多由豪華品牌獨享。如今,在高產量、低增速的市場背景下,個性化定制服務正在下探到普通消費者,無論是從局部還是到整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享受專屬自己個性喜好的“私人定制”。
自主品牌 推個性定制營銷
買車的朋友或許都遇到過這樣的“糾結”:買自己預算內的車型,沒有自己夢寐以求的配置和功能,買高配車型嘛,價格又超出了預算。眾泰汽車始終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充滿駕駛樂趣和愉悅享受的汽車產品。SR7采用領先的定制化生產模式,引領汽車邁入“私人定制”時代,首季亮相便推出10種外觀和6款內飾個性定制方案,每一款配色都明艷奪目,每一處設計都頗具亮點。SR7憑借豐富齊全的定制化方案給用戶提供了多樣化選擇,為用戶量身打造一款風格獨特的個性化產品。SR7將使汽車不再是平庸的代步工具,更是一件表達自我主張的藝術品。據長安汽車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逸動XT定制車基于用戶的改動需求,致力于打造外形酷炫、性能穩定、讓用戶尖叫的原廠‘改裝車’?!?
此外,其他一些汽車制造商也有和電商平臺合作推出定制化車型的計劃。從公開資料看,對車型設計進行一些改進或者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顏色、內飾、配置選擇,是目前電商定制車型的主要做法。
模式前景誘人
推廣仍有難度
還記得在上海世博會某展館的模擬器上,有人就曾感受過汽車定制的銷售方式。通過定制系統,輸入年齡、性別,電腦就會根據你所輸入的該年齡段以及性別列出人們常選擇的汽車外形、顏色、內飾等信息供消費者組合,接下來還可進一步選擇汽車配置、裝飾件、改裝件等。
可以說,目前的國內汽車市場,消費者始終位于被動的地位,往往因4S店里沒有自己選擇配置的車型而等待很久或只能最終購買現有車型。而在國外,“定制化”已經成為汽車業流行的模式,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去選擇自己的車,比如,可用低功率的發動機車型搭配本應在高功率車型上搭載的內飾。
究其根源,個性化定制之所以沒有在國內完全普及,最大因素就是對車企能力的考驗太大。實現個性化訂單產銷模式要求企業對零部件采購、物流、生產線、銷售模式等一系列環節進行調整。每個環節本身都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又很復雜。個性化定制對企業而言,無疑在物流、數據處理、生產線調整等方面都是一種挑戰。
因此,汽車私人定制在國內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越來越多年輕車主需求的增長,未來也勢必會形成一定規模的定制化銷售市場。甚至可以說,汽車定制就是未來買車的一種方式。
上一篇:莞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啟動
下一篇:國產豪車困境月銷3000輛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