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寄望國產復蘇 與東風渠道博弈或拖延進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11月07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雷諾在中國國產事宜遲遲未能走完最后一公里,這讓日產-雷諾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心急如焚。
有消息稱,卡洛斯·戈恩日前再次來華,在北京“密會”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等部分高層,目的之一是協調和推進雷諾在中國國產落地以及渠道控制權等相關事宜。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此前雷諾和東風汽車公司在渠道控制權上無法達成共識,致使這一國產項目進展緩慢。而戈恩的緊急到訪,有望加快解決這些難題。
對于雷諾-日產聯盟而言,歐洲市場銷量的不斷下滑,讓其只能寄望于新興市場。其中,中國市場呈現出的增長潛力格外誘人。如今,其聯盟品牌之一日產汽車已經率先通過在中國的本土化,將中國市場發展成為其全球第一大市場,因此戈恩將下一個增長點也鎖定于雷諾的國產上。
新興市場拓展不順
官方數據顯示,雷諾-日產聯盟在2012年銷售車輛達到810萬輛,同比增長1%,實現了連續第四年銷售增長。由于新興市場及美國市場的強勁增長,抵消了其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下滑。
但是,雷諾和日產兩大品牌已經開始呈現不平衡發展之勢。2000年,兩家公司全球銷量接近,其中日產汽車為263萬輛,雷諾汽車為235萬輛,銷量表現勢均力敵。然而到了2012年,日產銷量達494萬輛,雷諾則徘徊在255萬輛,二者顯現出巨大差異,同時雷諾由于受到歐洲市場的影響,并未有走出低谷的跡象。
此外,兩品牌之間的差距在中國市場體現得更為明顯。2011年,雷諾-日產在華年銷量為127.20萬輛,其中日產品牌貢獻了124.77萬輛,雷諾僅為2.43萬輛;2012年,日產汽車在華銷售118萬輛,雷諾汽車僅為3萬輛。
按照戈恩的規劃,到2015年,日產品牌(包括合資自主品牌啟辰)在華銷量將達到130萬輛,這一數量相較于2011年的124.77萬輛同比上升4%。在戈恩看來,相較于日產汽車,雷諾在中國市場應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汽車業分析報告指出,從2011年到2018年,新興市場對全球汽車行業的增長貢獻率將達到83%,而中國將扮演重要角色。到2018年,中國輕型車生產有望達到2730萬輛,與2011年的數字相比幾乎翻倍。目前,大眾、通用、日產等跨國公司已經通過一系列深耕工作將中國發展成為其全球第一大市場。同時,還有更多的企業在朝著這一目標行進。
對于雷諾而言,中國也是其最大的希望。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雷諾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繼2011年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至10%之后,去年再次下滑至9.1%。但在歐洲以外市場,雷諾銷量則增長了9.1%。其中,雷諾中國公司業績優異,全年銷量達29724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2.4%,增幅遠高于行業平均增速。
不過,相比中國市場,雷諾近年在其第二、第三大市場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的拓展并不順利。雷諾控股的俄羅斯伏爾加汽車公司2012年度銷量為61萬輛,同比下降5.5%,而其巴西市場今年的預計銷量增速也僅在2%左右。因此,在戈恩看來,盡快推進雷諾在中國國產,并借助東風日產已有的“先天”優勢提速發展,成為雷諾走出低迷狀態的當務之急。
博弈渠道控制權
推動雷諾在華快速發展的唯一路徑就是國產。事實上,自三江雷諾項目失敗以來,雷諾就一直沒有放棄國產。在先后嘗試了多套方案之后,雷諾終于在去年年末,敲定了與東風汽車合作的國產事宜。
然而,這一計劃推進起來遠比想象中復雜,相關審批工作并不如預期中順利,原本定于今年3月奠基的新工廠一直拖延至今年10月才破土動工。而從設備供應商天齊股份披露的公告中可以看出,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總裝車間主要輸送設備”項目預計竣工時間為2015年4月。
雖然東風雷諾的國產進程正在推進,但項目尚未得到審批。
一位接近東風雷諾合資項目的消息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渠道、人事方面,雙方仍存較大的爭議。雷諾想對進口、國產渠道實行統一管理,而東風想自己建網銷售?!?
事實上,在汽車行業,合資雙方爭奪渠道控制權的先例并不少見。但是對于急于實現國產的雷諾而言,有多少籌碼贏取這場戰役,很難預測。
“東風并不著急雷諾國產的事情,現在東風旗下合資公司眾多,早已過了依靠引進外資品牌才能謀發展的階段?!痹撊耸糠Q。
目前東風旗下的整車合資企業有神龍公司、東風日產、東風本田、東風悅達起亞以及東風裕隆,產品線已經全面覆蓋轎車、SUV、MPV等主流細分市場,無論是合資企業數量還是產品線的豐富程度,東風旗下的合資企業在國內集團中都是資源最充裕的。
“目前相關政府部門對于合資項目的態度已和十年前不同?,F在項目的批復比以前更難,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引入、新能源車型規劃等,很難獲批?!痹撊耸肯蛴浾弑硎?,“目前雷諾對東風的誘惑力并不大。在技術方面,雷諾吸引東風的只有電動車技術,但電動車的發展還很遙遠,并且東風日產也已搶先一步推出了e30。如果雷諾不愿就目前的爭議問題作出表態,東風方面也很難有積極性,去推動相關的審批工作?!?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推動國產上已經耗費了十年光景的雷諾汽車,已經錯失了本土化的最好時機,倘若這一進程再次拖延,受損失的終將是雷諾自身。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