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有誤?
除了高昂的價格、不成熟的配套等原因,尤其是在各方面技術尚未真正成熟的情況下,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期望過于高遠。而且,重電動輕混動的戰略,也讓許多車企很受傷。
目前正在各部委會簽中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50萬輛;到2020年,則形成5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實現此目標,2011~2020年這十年間的政府財政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
150萬輛的銷售目標和1萬輛的實際銷量,懸殊驚人??萍疾俊?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辦公室副主任甄子健認為,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之前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只是一個示范市場,是一個產品不斷改進的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路線圖問題上,很多車企及咨詢機構多主張要重點考慮混合動力車,而且現有政策鼓勵發展的是電動汽車。不過,近期有消息稱,遲遲未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可能將加大對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力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近期公開表示,未來國家將出臺有關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全套政策,不要以現有政策來揣測政府只支持純電動汽車,不支持油電混合汽車,這是誤讀。車企不應放松發展混合動力技術。這讓一直糾結于新能源技術路線的車企對混合動力汽車重新燃起希望。
其實,目前國內的一汽、上汽、長安等汽車企業都已經推出了混合動力產品,但3000元補貼對降低成本而言可謂杯水車薪。這也導致多款混合動力產品在中國被迫停產或停止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