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至今,汽車行業反壟斷呼聲越來越高,加上平行進口的勢頭越來越猛,目前東莞不少本地經銷商集團開始思考如何突圍,他們計劃將“汽車超市”“汽車賣場”等銷售模式發展為自己的主營渠道。
賣場模式未來發展會如何呢?對于消費者來說,賣場與4S店相比哪種模式更有利于消費者呢?
現狀??4S店成本高利潤越來越薄
一家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建一家4S店,成本最少都得千萬元甚至幾千萬元。
去年,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后,經銷商要銷售某汽車品牌今后很可能不需要經由廠商授權了,汽車銷售領域出現像國美、蘇寧這樣的銷售大賣場也不是不可能的。據悉,國內知名的汽車集團今后將在全國建100多家汽車超市,建在河北和建在廣東等地的汽車超市已陸續開建。
東莞本土某汽車集團旗下一家日系車行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集團也在醞釀轉型,因為集團所經營的汽車品牌比較多,每一個品牌都開一家店,目前的利潤也不是很高,所以會考慮建一個綜合汽車大賣場,大賣場里所出售的汽車是集團旗下各個品牌的汽車,這樣就將資源很好地利用起來?,F在單一的4S店賣車不怎么賺錢,即使有廠家返點也沒多少盈利,都說4S店售后賺錢,可如今連鎖的專修店也搶了4S店的許多客戶,再加上在反壟斷機制下,零配件的價格也比以前更透明了,售后這一塊的利潤越來越薄。
分析??汽車賣場或成出路
東莞某日系豪華車4S店銷售經理說,成本高,資金回籠慢,賣車利潤低,目前造成一部分東莞的4S店經營困難,一家4S店一個月最少需要100萬元來維持日常的開銷。但今年汽車銷量不好,售后也不像以前利潤那么高,所以近半年來悄悄關門的4S店有不少,有些汽車集團趁機將這些倒閉的4S店收購做成綜合性的大賣場,也是在他們的計劃內的。
該銷售經理還說,競爭壓力很大,一些冷門的品牌都在考慮如何轉型突圍。像凱迪拉克等二線豪華品牌,在東莞寧愿建展廳售車,也不愿意投大本錢搞4S店,就是擔心銷量上不去,今后做成綜合性賣場是個不錯的出路。
該銷售經理稱,開設大賣場,貨源方面也不用發愁,而綜合性的大賣場里所出售的所有車型,都一樣享受4S店的服務,只是利用大賣場的形式來吸引人氣,可以說是走多元化的道路。轉型后的4S店,售后服務不會變,變的只是展廳中展出的品牌多了,消費者可以在同一家店里看多個品牌做對比。
優勢??大賣場價格有優勢
東莞一家自主品牌車行除了在寮步開設了一家4S店外,還在厚街的華偉四方汽車超市拿了鋪面,該品牌東莞總經理表示,汽車大賣場不像4S店這么講究,4S店作為一個大型的四合一銷售中心,車價中還需要包含人工、店面維護等支出,成本比較大,而且廠家對車價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價格會略高一點。但大賣場可以由自己來控制價格,日常的開支會少一些,可以將這一部分支出轉化,所以價格更具優勢?!氨热缯f,在4S店賣一輛車要賺2000元才能夠維持,但是在大賣場里只需要賺1000元就可以了,那么省下來的這1000元就可以讓利給消費者了?!?
由4S店轉型的汽車大賣場,一旦隨著轉型升級,以及反壟斷的深入,無論在新車價格還是售后服務方面,更能吸引消費者。
劣勢??售后、調配、流通等或成瓶頸
東莞資深汽車人士翟衛東認為,傳統4S店的明顯優勢不可否認,4S店能給消費者提供最專業、最權威的單一品牌銷售及售后服務,專業性和技術能力更勝一籌,對消費者來說有品牌和質量保證。從汽車廠家的態度來說,強勢品牌仍會努力保持獨立,即使不同品牌實現了同店銷售,汽車大賣場更有可能的是成為弱勢品牌的渠道之一。因此,未來經銷商如何平衡各品牌車型之間的進價、盈利,如何擺脫主機廠的強勢地位,如何保障庫存、維修能力等,都將成為難題。
東莞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張華文認為,若進入大賣場模式,能否很好地處理好渠道流通問題還不明確。汽車大賣場雖然會活躍市場競爭,但也可能會增加了許多的流通環節,一輛車在銷售過程中原本只需要經過車企和4S店兩個環節,但改革后可能就會變成車企、4S店、二級市場、三四級小賣場等諸多流通環節。
“一家店賣多個品牌,可以擺脫廠家的一些制約,也能讓市場更加活躍,但要如何保證售出車輛的品質、售后服務又將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實現?”張華文認為,汽車廠家又將如何來適應市場、調配市場也是個問題,賣多品牌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品牌的宣傳與維護,不利于統一管理,服務也可能做不到位,這些都是經營賣場需要面臨的問題。
上一篇:A級車市場下半年或迎來反彈
下一篇:金九銀十臨近 汽車團購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