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級豪華轎車市場,一直以來,被奧迪、寶馬、奔馳三大德系品牌所壟斷。造成這樣的局面,一方面,因為三大品牌強大的號召力;另一方面,則是日系、美系產品競爭力過弱。
然而,隨著豪華二線品牌的發力,這種狀況正在逐步改善。東風英菲尼迪推出的Q50L,憑借著德系的心臟,日系的服務,專門針對的中國市場的“加L”,以及專享的Infiniti InTouch智能雙觸屏人機交互系統、定制級Bose音響系統等豪華配置,試圖破局,打開中國市場。
車內空間感大幅提升
作為主打“最感性”的豪華品牌,英菲尼迪在最新一代產品設計上,拋棄了過去低沉的設計風格,更加注重感官享受。
從外觀設計來看,東風英菲尼迪Q50L與進口版本Q50并無太大區別。即便車身加長了48mm,車身長度達到了4852mm,Q50L還是保留了轎跑的俯沖感:兇猛動感的前臉,配合炯炯有神的前大燈,與進口版本一致,有著鮮明的品牌特質,讓人印象深刻。
從側面看,對沖式雙腰線十分醒目。套用設計者的話,這是源自“海洋靈感”,一條腰線幾乎筆直地從車頭貫穿至后門,而另外一臺從車尾向前延伸,在后輪眉頂端向上隆起。如果想一眼辨認國產與進口版本,側面C柱便是最好的區別,Q50L采用的是彎月形C柱。此外,Q50L在尾部左下方,標有“東風英菲尼迪”標識。
內飾方面,英菲尼迪Q50L儀表面板承襲了英菲尼迪家族的“雙波浪”設計傳統,從中央儀表板頂部到寬闊的中控臺,采用了非對稱式設計。
由于車身與軸距均有明顯加長,英菲尼迪Q50L后排腿部空間得到進一步提升。加上前后座席應用了英菲尼迪NASA“零重力”座椅設計理念,通過擴大上支撐面分散身體壓力,而后排座墊達到同級最長,不僅大大提升駕乘感受,更能有效緩解駕駛過程中的疲勞感。
此外,全新英菲尼迪Q50L加長之后的空間,不僅表現在乘坐空間,連后備箱容積也大幅提升,達到了500L,帶來了極高的實用性。
操控感下滑?NO!
英菲尼迪Q50L的車身加長,提升車內乘坐舒適感之后,是否意味著操控感下滑?在多種路況及場地試駕中,并無明顯差異。
在動力系統上,英菲尼迪Q50L依舊采用了進口版本的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2.0T發動機誕生于戴姆勒全新開發的技術平臺,運用全電子化管理系統,除了發動機啟停、鋁合金機體、可變氣門正時、可變氣門升程等常見技術之外,還將缸內直噴、低慣量渦輪技術、平衡軸技術、可變排量機油泵等一系列技術引入其中。
根據數據,該發動機在1250rpm時就能達到350Nm的峰值扭矩輸出,并持續到3500rpm。與戴勒姆集團的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配合,Q50L在7.8秒內即可完成0-100Km/h的加速,最高車速可達245km/h,而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7.4升。
在試駕過程中,無論是在低速、中速,還是高速,油門響應十分敏捷,并無明顯的頓挫感。而在運動、舒適等不同運行模式下,油門與方向的變化十分明顯。
此外,英菲尼迪Q50L采用與進口版Q50完全相同的線控轉向DAS。該全球首創技術源于NASA航天科技Flying by Wire線控轉向系統,將機械傳遞轉換為電子信號,實現汽車轉向系統從機械轉變為電子線控。
英菲尼迪技術團隊介紹,這一轉變是打造出無遲滯、無偏差、無抖動和個性定制的轉向特性。從實際駕駛感覺來看,DAS對路面的顛簸的過濾十分明顯,一般的顛簸并不會直接反饋到方向盤中,但車身的對路面的感覺并無直接影響。
并且,在進行多重彎道的路面上,DAS也會減輕駕駛者的負擔,可與主動車道控制系統(ALC)共同作用,根據路面情況和方向盤轉向對車輪角度適時微調,將車輛偏移車道的風險降低30%左右。
不過,這種干預是十分明顯的,駕駛者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如果與傳統機械轉向來衡量,往往會出現轉向角度過大的狀態。
◇評價
贊:更加注重感官享受
整體操控感強
DAS轉向精確
彈:部分飾板做工不夠精細
◇參數
車身尺寸(mm):4840×1823×1456
軸距(mm):2898
排量(mL):1991
最大功率(kW/rpm):155/5500
最大扭矩(N·m/rpm):350/3500
上一篇:溫馨一路試駕廣本全新奧德賽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