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選車牌 | 違章查詢 | 年審代辦會員登錄 | 用戶注冊 | 今天是: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平行進口車之困:洗底容易 翻身太難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8月03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2014年的汽車行業反壟斷,將我國汽車市場長期存在的進口汽車價格畸高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的平行進口車也由此開始受到政策支持,從“水貨”搖身一變成為“行貨”。

  如今,平行進口車獲得合法身份已經一年,然而市場銷售情況卻沒有像過去業內普遍預期的一樣紅火,甚至可以說反不如從前了。為何曾經被視為制約高價進口車的利器,且已經“洗底”成功的平行進口車,現在卻步履艱難?

  身份合法

  三方面難題仍待解

  2014年8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其中明確規定,平行進口車經銷商不再受備案制度限制,完全合法化。困擾平行進口車多年的“身份”問題,終于在政策層面得到了解決。

  隨后,各方面促進平行進口車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2015年1月7日,上海市商務委發布《關于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標志著國內首個平行進口汽車試點開張。隨后的3月份,商務部又正式批復同意在深圳前海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廣東、天津、福建等自 由貿易實驗區總體方案也陸續正式通過。

  然而,與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扶持下銷量扶搖直上不同,盡管有自貿區試點的政策托底,平行進口車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

  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啟動半年來,平行進口的汽車銷量仍屈指可數。在近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一場專題記者會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 任、浦東新區副區長簡大年坦言:“目前有幾輛車按照平行進口汽車模式走通了,規模是非常非常的小,只限于幾輛的范圍之內?!?

  按照上海市商務委提供的數據,目前上海自貿區第一批認定的17家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中,僅4家試點企業簽訂了購車合同,訂單數量不足100輛,而真實的交車數字僅有幾十輛。區內一家從事平行進口車業務的老板甚至對媒體表示,半年來其公司僅售出了2輛車。

  雖然沒有全面的數據統計,但從各地媒體的來看,全國范圍內的平行進口車銷售成績都不太好看。比如緊隨上海之后開始試點的深圳,今年6月的銷量也不 足200輛;在西南地區的成都,已經經營了4年的當地最大美規車經銷商——金恒德汽車銷售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已宣告倒閉。

  為何平行進口車從當初政策放開時的“叫好”,到如今市場遇冷的“不叫座”?我們大致可以從貨源、價格和售后服務三方面來分析。

  美規車受限

  貨源減少一半

  平行進口車市場存在一個吊詭的現象,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和試點的遍地開花,可供銷售的貨源卻在逐漸減少。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顯示,2013年平行進口車銷量約為8.3萬輛,占當年國內進口汽車總量的8%;2014年平行進口車銷量為10萬輛左右,占去年國內進口車總量的7%。表面上看,這兩年平行進口車的進口量在增加。

  然而2014年年底,新《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的公布,直接給了平行進口車的貨源一記重拳。因為其中明確規定“不得以銷售汽車的名義銷售已在境內外辦理登記或者使用的車輛”,也就是禁止進口車在中國市場“二次銷售”。

  眾所周知,我國平行進口車主要來自于美國和中東,其中美規車占比達到50%。按照美國的法律,車輛出廠后全部都已經完稅并登記注冊,而國內的美規車中,絕 大多數都是在美國零售商處購買后再轉運至中國的。如此一來,按照《辦法》規定,這類已經辦理過登記的“二手車”將不允許銷售,即便該車從未被人使用過。

  這意味著按照正規渠道進入國內的平行進口車,貨源少了一半,直接被腰斬。雖然中東地區的進口車不受《辦法》限制,但各國的汽車生產和批發都是有配額的,切斷美國車源所造成的空缺很難通過從其他地區增加進口量來彌補。

  從這個角度來看,《辦法》對于作為重要貨源的美規車的限制態度,與國家鼓勵平行進口車市場發展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馳。

  除了這一政策限制,在平行進口車試點啟動之前普遍采用的小3C、小批量進口方式,如今在一切都走向正規化的前提下也面臨著挑戰。相對通過海外品牌主機廠授 權做的強制性產品認證的大3C,小3C未獲得品牌廠商的授權,是貿易商自行通過海外改裝廠改裝得到的3C認證,但這種一個認證一年可以進口500輛車的方 式也是不少貨源的入華渠道,目前監管層對待小3C認證的態度還不明朗。

  與此同時,跨國汽車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在從上游入手對平行進口車的貨源進行控制。最近外媒曾報道,奔馳表示對向平行進口經銷商銷售車輛的美國經銷商,公司可以處罰,寶馬汽車也已經與美國執法局接洽,調查購買汽車的資金來源和車輛流向。

  總的來看,平行進口車的貨源日趨緊張已成事實。如果這一問題不解決,試點的地區再多,市場也將成為無源之水,不久就會干涸。

  國產化與價格戰夾擊

  價格優勢不再

  長期以來,平行進口車能夠存在的基礎,是比正規進口車便宜15%到20%的價格,而如今這種優勢正在漸漸消解。

  一方面,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開始將旗下熱銷的進口車型國產化,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車型配置更加多樣,沒有了關稅等費用的疊加,其價格也更為親民。

  另一方面,中國車市近來增速整體放緩,競爭加劇。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國內各大車企之間價格戰持續升溫,豪華品牌進口車型的終端售價更是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下調,與平行進口車的價格已然相差無幾。

  除此之外,由于許多平行進口車和4S店出售的同款車型配置并不相同,消費者購車之后,還要花錢進行部分改裝以符合中國法規,才能上牌。與此同時,有媒體報 道,為了保護國內總代理商和4S店的利益,某豪華跨國車企曾明確表示將處罰那些向平行進口車經銷商銷售車輛的國外車商;更有豪華品牌車企直接提升了海外市 場某款熱銷銷售車型的排量,致使該款車型進入中國的關稅大幅增加,讓平行進口車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


  而且隨著平行進口車試點的放開、市場貨源的吃緊以及價格優勢的式微,平行進口車商之間的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競爭者少的時候,經銷商可以依靠價格優勢站穩 腳,而市場放開,競爭激烈后,商家的生存局面就變了。大浪淘沙之下,由于沒有完整的售后服務的鏈條盈利,價格戰作為經銷商在生存游戲中勝出的惟一砝碼,也 在拖低整個行業的利潤率。

  規范雖多

  售后服務執行力不足

  而比價格優勢減弱更為頭疼的,還是售后服務長期難以得到保障,極大地削弱了平行進口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早在今年年初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車試點開展時,《通知》中就已經規定,試點企業及其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汽車經銷商是平行進口汽車產品質量追溯的責任主體,應當依法履行產品召回、質量保障、售后服務、汽車三包、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等義務。

  一部分從事平行進口車的企業,也在通過自建售后服務體系,或者與4S店或維修廠建立合作關系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維修保養。但是,這些自建維修保養網點的汽 車經銷商數量有限,覆蓋服務范圍、配件供應體系也很有限,對于分布于全國的消費者來說,進行維修保養仍是件麻煩事。

  而部分4S店雖然可以為平行進口車提供維修和購買保險,但一律需要消費者自掏腰包。而且,即使車輛仍處質保期內,發生故障也是由消費者自己或通過保險埋單。而豪華進口車的售后往往是筆巨大開銷,常規保養動輒在千元以上,維修價格更是高昂。

  今年5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又發布了《平行進口汽車市場售后服務規范》,并正式實施,其中對平行進口車質量擔保服務供應商、售后服務企業提出了嚴格的資質 要求。不過,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由于這一《規范》只是行業標準,并沒有強制執行的法律依據,在執行效果上將大打折扣。

  6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平行進口汽車三包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制定汽車三包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具體負責汽車三包險試點工作的推進落實。

  可見,現階段的平行進口車還面臨著貨源、價格和售后服務三方面的各種難題,其中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場本身的形勢變化,雖然政府部門和經銷商已經在做出種種努力(主要集中在售后保障)進行改進和完善,但對于平行進口車市場而言,現實還是:洗底容易,翻身太難。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

車行推薦更多>>
  
Copyright(c) 2001-2011 東莞市明安網絡信息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經銷商QQ群:35797966 東莞汽車團購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顧問:王樹江律師 信息產業部備案:粵ICP備09221017號-1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莞太路石鼓路段盛嘉汽車城B10號  電話/傳真:0769-23125310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換為@)  合作QQ:①19917538  

東莞網絡警察網上報警不良信息舉報工信部備案

wwww.国产|4se人人视频在线|国产大学生援交正在播放|亚洲另类图片制服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