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可能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巨變。7月1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經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規定的決定》。在這份規章中,國務院對汽車行業現行政策做出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以在自貿區進行“新實驗”。
據中國政府網上公布的文件顯示,新政在第27條和28條中,將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以電池為主)放入了試點白名單。第27條表示在自貿區“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汽車電子總線網絡技術、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子控制器的制造與研發”。以下為詳細內容:
第28條則表示在自貿區,“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能量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110Wh/kg,循環壽命≥2000次)的制造”。以下為詳細內容:
而與新政策沖突的地方,上述文件表示將暫停實施原政策內容,并由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修訂相關管理辦法。當然,如果說第27條、第28條所放開的動力電池和汽車電子還屬于零部件領域,那第46條內容則對汽車行業觸動較大。
第46條內容顯示,國務院在自貿區“暫時停止實施相關內容,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摩托車生產,由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修訂 相關管理辦法”。不過,對于整車股比是否調整,該文件并未提及,目前看來在自貿區仍然是維持原有政策要求,并不會放開。以下為詳細內容:
盡管如此,在四大自貿區里松綁摩托車合資股比,已經被外界視為汽車合資股比逐步解禁整車合資股比要求的開始。由于《汽車產業政策》和《外商投資 產業指導目錄》這兩大政策存在,外方控股合資汽車、摩托車企業的可能被牢牢地限制住,當然這為民族汽車爭取到了寶貴的發展時間和機會。特別是《汽車產業政 策》自1994年發布以來,幾經修訂(2004年和2009年),始終強調股比紅線。
但是,關于整車合資股比的紅線也在激烈討論之中,近期工信部和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先后有表態,汽車行業合資股比放開一事已經成為“定局”。而一 些觀點也愈發認為,國內擁有合資車企的大國有汽車集團躺在合資的溫床上,不思進取,應該放開股比自由競爭。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是這種觀點的有力支持者, 其也一直在不斷在呼吁放開股比。
但就在工信部和發改委近期表態之后不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三大機構聯合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北汽集團、長安集團等四大汽車集團聯合表態,明確反對股比 放開。盡管這劇情看起來是“意料之中”,但也使得汽車股比放開逐步變的有點戲劇化了。
當然,對于在自貿區實施的這份白名單將對整車行業產生什么影響,目前尚無法預測。但是,中央政府已經將四大自易區作為試點,并率先放開摩托車股比在自貿區的限制,聯系到在加入WTO時候放開汽車行業股比的承諾,種種因素正倒逼著我國放開整車股比限制。
對于自主品牌們來說,放開股比限制可能并不是什么好的消息,但不少自主品牌管理者也曾對記者表示,這也并不是“狼就來了”。
上一篇:特斯拉被曝收購協議已近完成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