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日公布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處罰,對“騙補”情節最為嚴重的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取消整車生產資質”。
對涉及“有牌無車”的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給予“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問題車型、暫停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申報資質、責令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處罰措施。
據新華社報道,自2009年起,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補助,財稅扶持政策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也帶來新的問題。個別企業違反相關法律法規騙取和違規謀取財政補貼,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為整飭市場秩序,2016年初,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專項核查。9月初,財政部將部分嚴重“騙補”的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曝光。12月20日,工信部公示了行政處罰決定。
惡意“騙補”情節最嚴重的是吉姆西公司,虛假申報2015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131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6156萬元。工信部給予其“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處罰。除依法對涉事企業進行嚴肅處置外,地方政府根據核查結果啟動了法律程序。
同時,工信部、財政部等還進一步完善財政補貼政策,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提高企業準入門檻,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體現扶優扶強宗旨。
9月8日,財政部召開新能源汽車補貼吹風會,會上曝光5家騙補車企名單,騙補性質最為惡劣的便是吉姆西。財政部核查認定,吉姆西虛假申報2015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131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2.6億元。對其處理結果是:2015年生產的全部車輛中央財政不予補助、追回2015年度預撥全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此外,還將取消其中央財政補貼資格。
上一篇:經典全順入駐上海汽車博物館
下一篇:自主品牌零部件海外并購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