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海外并購,代表電動汽車最前沿技術的輪轂電機,落地中國湖北和浙江,有望2017年底實現產業化,引領世界汽車技術潮流。
因為并購德國普瑞,均勝電子從一家小型汽車功能件生產商變身為擁有國際品牌的全球性企業,并進入保時捷、大眾、寶馬等企業的全球配套體系。
因為對美國耐世特的并購和管理,中國航空汽車系統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耐世特董事長兼CEO)趙桂斌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2016年度全球商業領袖人物,與蘋果、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CEO齊名。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要想走向世界前列,海外并購是當下可取的重要途徑?!?2月13日,趙桂斌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對中國汽車零部件海外并購的成績表示欣慰。
近年來,基礎薄弱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終于找到了走向汽車強國的捷徑——海外并購。世界第二大天窗企業荷蘭英納法、全球第五大輪胎制造商意大利倍耐力、歐洲最大的輪轂電機公司荷蘭e-Traction、全球領先的江森自控汽車內飾業務等,都被中國企業納入囊中,分別成為海納川、中國化工、天海集團、華域汽車的旗下業務單元。
德勤《2016中國汽車行業對外投資報告》數據顯示,自主品牌汽車和零部件企業自2013年起,3年內已完成海外并購交易60宗,涉及金額177億美元。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規模,都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零部件企業是海外收購的主力軍,占交易總量的七成以上。通過海外并購,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了融入國際市場、獲得核心技術、擴張全球規模、培養優秀人才的華麗轉身。
并購之由:只有國際化才能大發展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與中國汽車產業壯大并不同步,業界所期待的“中國式突圍”很少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發生,自主零部件企業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翱傮w來看,大部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仍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產品單一,盈利能力薄弱;客戶單一,依賴國內少數整車廠;人才短缺,創新不足,缺乏同步開發能力;欠缺品牌積累和國際銷售服務網絡?!贝簳熧Y本合伙人楊嶺認為。
面對這些問題,自主零部件企業把海外并購作為技術突圍、企業轉型的關鍵舉措?!爸挥袊H化,積極融入國際主流汽車零部件行列,才能跨越發展,實現中航汽車的戰略目標?!痹趶拿绹ㄓ闷囀种惺召從褪捞刂?,趙桂斌就制定了這樣的發展戰略。
對于要并購的海外資產,企業需要仔細評估。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萬豐集團在國際收購時關注五個方面:一是收購對象在所處產業是否先進,在國際市場是否領先;二是其業務是否符合萬豐集團的戰略方向;三是企業盈利能力如何;四是其在全球細分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如何;五是并購后,相關項目能否在中國市場順利落地、健康發展,并有效提升萬豐集團的發展速度?!?/p>
上一篇:工信部懲新能源汽車“騙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