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選車牌 | 違章查詢 | 年審代辦會員登錄 | 用戶注冊 | 今天是: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關稅風暴中 汽車股“瘋狂”的一周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秀芳 日期:2025年04月11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美國的關稅政策猶如“春天孩兒面”,說變就變,引發全球股市跟著動蕩。

  近一周,全球股市被美國關稅政策牽動著神經。最新消息是,美國宣布,在談判期間,將對部分國家暫停征稅90天,并將稅率降至10%。而像中國這樣硬鋼反制關稅的,則立馬將加征關稅猛拉至125%,并立即執行。

  然后,我們就看到了美股的極限拉升,4月9日一夜“回血”,摩根大通隨之撤回全球經濟衰退60%的預言?!昂谏瞧谝弧钡娘L暴似乎已過,繼中國股市反彈后,日經225、韓國KOSPI1200、英國富時100、德國DAX39、歐洲斯托克50等開盤后全面拉升。

  回到中國股市,保持著平穩反彈節奏,4月10日A股三大板塊集體高開,港股恒生指數漲超2%。具體到汽車板塊開盤表現依舊搶眼,多數個股保持上漲態勢。

  這是否意味著,從長期來看,這輪由中美關稅貿易摩擦引發的股市波動,實際上對中國汽車板塊的影響有限?

  全球股市一夜“回血”

  2025年4月,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劇烈調整掀起了一場全球金融風暴,尤其是對中國商品關稅從34%激增至84%(截至4月9日,白宮官網數據),讓市場經歷了從“黑色星期一”的恐慌性下跌,到意外回血的戲劇性反轉。

  目前,美國將中國商品的總關稅稅率提高到了125%?!凹拥竭@個階段,只是一個數字了”,有業內人士如是說。

點擊瀏覽下一頁

  清明假期前(4月2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后,美股率先承壓,標普500指數兩天內暴跌約10%,市值蒸發超5.4萬億美元,納斯達克跌幅超20%進入熊市。

  恐慌情緒迅速波及全球,4月7日“黑色星期一”如期而至,亞太市場全線重挫,日經225指數下跌7.9%觸發熔斷,韓國首爾綜指跌超5.5%,臺灣加權指數最大跌幅接近10%。歐洲主要股指同樣低開低走,富時100指數、法國CAC40和德國DAX指數集體收跌。

  那會《紐約時報》還報道稱,一些專家認為,這場因關稅爭端引發的股市劇震,其影響范圍和深度或不亞于歷史上的三大股市危機: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的市場崩盤。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被視為一種“經濟核戰爭”,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企業投資停滯和消費者信心下降。投行摩根大通那會還將全球經濟衰退概率從40%上調至60%。

  中國A股同樣未能幸免,4月7日上證指數收跌6.66%,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幅更大,分別達8.5%和超10%,北證50跌10.04%。港股市場也極為慘烈,恒生指數開盤跌9.28%,恒生科技指數跌11.15%。

  汽車產業上市企業成為重災區之一。A股市場上,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等企業集體跌停,賽力斯跌幅接近9%。汽車零部件企業同樣受挫,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公司跌幅超過10%。

  港股方面,新能源車企跌幅更為驚人,零跑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均超過14%,其中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均跌破20%,比亞迪股份跌15.9%。

  汽車產業鏈的劇烈波動源于關稅政策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沖擊。華泰證券指出,汽車行業作為全球化典型,其供應鏈高度依賴國際貿易,關稅加征直接推高成本預期,引發投資者對企業盈利能力的擔憂。

  此外,許多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越南設有生產基地,美國關稅提高對這些企業出口業務構成壓力。美國是越南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對美出口額達1420億美元,占其GDP的30%。因此,立訊精密、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等在該地設廠的企業股價在4月7日集體暴跌。

  然而,市場并未一直沉浸在低谷中。4月8日,中國股市率先吹響反彈號角。當日收盤,滬指漲1.58%,深證成指漲0.64%,創業板指漲1.83%,成交量放大顯示資金回流跡象。港股也止跌企穩,恒生指數盤中一度漲超3%,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漲近6%。

  整車企業當日股價表現尤為亮眼,港股市場中,零跑汽車領跑大漲超13%,蔚來上漲5.5%,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也呈現上漲之勢。A股市場中,賽力斯漲幅達7%,上汽集團漲超5%,寧德時代、廣汽集團等其他A股車企也呈上漲態勢。9日,部分車企繼續保持小幅上漲態勢。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股市場依舊疲軟,特斯拉4月8日下跌4.9%,小鵬汽車跌幅更是高達7.4%,大多數汽車股處于下行趨勢。

點擊瀏覽下一頁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美東時間4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部分國家關稅暫停90天,同時對中國商品關稅進一步提高,試圖在貿易戰中重新調整策略。

  此舉引發美股一夜暴漲,標普500指數單日暴漲9.5%,納斯達克漲超12.2%,科技股領漲帶動市場信心回暖。全球股市隨之響應,日本、韓國股市繼續回暖,日經指數漲潮9%,韓國KOSPI上漲約6.7%。歐洲幾大主要股市也集體飄紅。

  中國A股和港股也在這一利好消息下延續反彈勢頭,4月10日開盤,A股三大指數和港股恒生指數保持小幅上漲態勢。

  “國家隊”出手維穩

  按理說,美國對中國區別對待,立即執行高額關稅理應對中國股市造成重創,但結果卻大相徑庭。中國股市在全球市場動蕩中展現出韌性并迅速企穩。

  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被業內人士視為一種試探性手段。這種預期緩解了資本市場的恐慌情緒,也為中國股市的企穩提供了心理支撐。比如,摩根大通不再篤定全球經濟今年陷入衰退,還認為全球經濟在明年年底前實現“軟著陸”的概率為55%。

  畢竟,此次關稅爭端已不僅是貿易摩擦,而是中美在產業鏈、技術鏈和資本鏈深度交織后的戰略博弈。從半導體、人工智能到綠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車,關稅的每一次波動都在重構相關行業的估值體系。

點擊瀏覽下一頁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家隊”出手了。中國政府在資本市場中的干預能力更強,能夠通過“國家隊”迅速出手,緩解市場恐慌并穩定預期。

  從市場結構看,中國股市雖然受到全球關稅風暴波及,但影響程度遠不如日本、韓國和歐洲市場那樣劇烈。美股作為全球金融市場風向標,其波動直接受國際投資者情緒和全球經濟預期驅動。相比之下,港股和A股市場更依賴國內投資者和政策調控,受外部沖擊傳導效應相對較小。

  中國政府在資本市場中的干預能力更強,能夠通過“國家隊”迅速出手維穩,緩解市場恐慌。

  4月7日,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宣布持續加大增持ETF的規模和力度,并表示將堅定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中國人民銀行也明確表態,將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再貸款支持,堅決支持其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

  同時,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國有企業也承諾增持ETF和中央企業股票,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作用。這些措施迅速穩定了市場情緒,4月8日A股和港股的反彈便是最好證明,滬指重回3100點。

  部分企業也通過增持或回購股份,進一步穩定股民情緒和股價。在整車領域,賽力斯高管及骨干團隊擬再次增持公司股份;廣汽集團同期也表示,將加快回購公司股份;江淮汽車控股股東也擬增持5000萬元~1億元公司股份。

  而為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需求,四大國有銀行(工商、農行、中國銀行、建行)等成立股票回購增持專班,開展專項行動等服務工作。

點擊瀏覽下一頁

  “國家隊”出手,加上上市企業的回購和增持行為,不僅提振投資者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市場拋售壓力,為股價企穩回升提供了支撐。

  此外,中國車企與美國市場的低關聯度使其受到直接沖擊較小。2024年,中國汽車對美出口僅11.6萬輛,占總出口量的1.8%,在美國市場份額不足1%,且主要為外資車企生產的車輛返銷美國,中國自主品牌在美國市場幾乎沒有布局。

  蓋世汽車研究院指出,中國品牌主要在墨西哥有一定銷量規模,但尚未正式進入加拿大和美國市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的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不受美國加征關稅影響。

  交銀國際研報指出,中國車企海外布局更多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區,加快本地化和供應鏈區域化建設。

  相比之下,德日韓三國對美國汽車出口受到影響頗深。華泰睿思分析師預測,如果美國加征25%關稅,將直接影響這三大國家對美國的汽車出口量,預計今年將分別減少27萬輛、20萬輛和16萬輛,短期難以平衡量利。但隨著美國政策關稅的再度波動,德日韓三國汽車出口銷量或也將隨之調整。

  可見,多重因素的疊加使得中國汽車板塊在全球風暴中展現出獨特的韌性與活力。

  北美投資,重新考量

  中美關稅戰雖然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直接影響看似有限,但其波及效應正在北美市場悄然顯現,尤其對那些有計劃或已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布局投資的中國汽車企業而言。隨著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25%關稅,這些區域的投資計劃調整已不可避免。

  近年來,墨西哥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美墨加協定》帶來的貿易優勢,一度成為中國車企投資的熱土。

  據摩根大通數據顯示,2022至2023年間,汽車行業投資占中國企業對墨西哥投資的近一半。墨西哥國家統計局數據進一步表明,截至2023年12月,已有12家中國車企、39個汽車品牌進入墨西哥市場。

  今年1月當地媒體還報道稱,比亞迪墨西哥總經理透露,比亞迪計劃在該國建立一家工廠。截至2024年底,比亞迪在墨西哥銷售了4萬輛汽車,今年目標是銷量翻倍,并再開設30家經銷商。然而,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或將讓這一計劃按下暫停鍵。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車企身上。上汽集團旗下MG品牌和奇瑞汽車也曾被曝出有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而像江淮汽車,已經在墨西哥建設工廠,但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未能實現。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如均勝電子、寧波華翔、拓普集團等,既出于規避關稅、整合供應鏈考量,還要為福特和特斯拉等美國車企供應零部件,計劃或已在墨西哥設廠。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在墨西哥建廠的A股汽車零部件公司數量已經超過20家。

  但是,關稅的加征可能迫使這些企業重新評估投資回報,尤其是在美國可能對墨西哥生產的車輛施加額外限制的情況下。

  從銷量來看,放棄北美市場,對于中國整車企業來說,損失在可控范圍內。2024年,中國品牌在墨西哥的銷量超過20萬輛,占當地輕型車市場的20%。但和中國汽車總出口量相比,墨西哥僅占3%左右,并主要集中在低端車型。

  中國汽車企業更多是將墨西哥作為進入北美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的跳板而非主要銷售陣地。

點擊瀏覽下一頁

  因此,關稅政策對中國車企的直接銷售影響有限,更多是對未來投資計劃的信心產生沖擊。一些企業可能選擇推遲建廠計劃,或將投資重心轉向東南亞或歐洲等其他市場,以規避北美市場的政策風險。

  在加拿大,情況則有所不同。中國汽車企業在加拿大的投資更多集中在鋰礦等資源領域,以支持電池供應鏈的穩定。然而,加拿大政府基于國家安全考量,對中資投資持謹慎態度,中國整車制造投資曾被拒之門外,部分中國鋰礦企業也被制裁。

  由于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加拿大開始重新評估其立場。一些經濟學家建議加拿大降低對中國電動車的100%關稅,以刺激市場競爭,但這一政策能否擴展到允許中資車企建廠,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整體來看,由于北美市場并非中國車企的出海主要目的地,美國加征關稅對其影響相對有限,不至于對企業市值產生關鍵性沖擊。中國車企更可能將這次關稅風波視為戰略調整的契機,重新評估全球布局。

  美系在華處境愈發“尷尬”

  在中美貿易風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車企憑借“國家隊”強力維穩展現出韌性,而美系車企卻陷入全球化布局與本國貿易保護政策沖突的尷尬境地。

  美國政府揮舞關稅大棒的初衷之一是重振本土制造業,然而這一政策卻“背刺”了通用、福特和特斯拉等美國本土車企,使其在全球市場的處境愈發尷尬。

點擊瀏覽下一頁

  美國關稅政策短期巨變,讓特斯拉等美股上市車企股價經歷了過山車。4月3日至8日四個交易日,特斯拉股價累計下跌23.4%,市值縮水至約7436億美元;通用、福特分別累計下跌12%和15%。

  然而,4月9日,隨著市場對特朗普最新關稅調整的樂觀解讀,特斯拉股價暴漲22.69%,收于272.1美元,市值一夜增加約1000億美元。通用和福特也分別反彈至45.74美元(+7.7%)和9.5美元(+9.3%)。

  盡管如此,拉長周期看,美系車企的市值困境并未緩解:特斯拉較年初高點仍下跌超35%,市值蒸發約5000億美元;福特市值僅377億美元,不及比亞迪A股的三分之一。

  這種尷尬局面的深層原因,源于美國關稅政策的反復無常與美系車企全球化戰略的內在矛盾。以特斯拉為例,其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是其全球產能核心之一,生產的車型不僅供應中國和歐洲市場,還部分出口至北美。新關稅政策直接推高了特斯拉從中國進口至美國市場的成本,削弱其價格競爭力。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曾公開炮轟這一政策,并呼吁建立美歐“零關稅區”以緩解壓力。據悉,馬斯克曾多次尋求降低從中國進口汽車的關稅,但收效甚微。通用和福特同樣深受牽連。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越野車、轎車和小客車總額達517億元,占中國對美進口總額的4%。而中國對美汽車出口僅385億元,占對美出口總額的1%。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幾乎未進入美國市場。

  這種不對稱依賴使得美系車企在關稅戰中更為被動,高企的出口成本和市場不確定性直接轉化為股價的劇烈波動。

  對于美股的“回春”,證券分析人士認為,“曇花一現”而已。從長遠來看,這場席卷全球的中美貿易戰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深遠且廣泛,中國難以獨善其身。

點擊瀏覽下一頁

  盡管“國家隊”果斷出手起到了短期穩定市場情緒的關鍵作用,但正如資深證券分析師所言,這實質上仍只是“一個莊的資金力量”,其持續效應存在局限性。

  這一觀點在市場表現中得到印證—4月8日之后,A股和港股雖然整車板塊實現飄紅,但是大部分車企股價近幾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無法抵消7日那天的暴跌。

  該分析人士指出,真正持久的市場信心需要多重要素共同構筑:穩定且公平透明的市場運行環境、對未來增長的樂觀預期、以及政府持續有效的經濟刺激政策。這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歸根結底,股市的長期健康發展離不開穩定的宏觀經濟基礎,短期的救市措施雖能緩解危機,但無法替代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作用。

[責任編輯:都市風汽車網]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

車行推薦更多>>
  
Copyright(c) 2001-2011 東莞市網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經銷商QQ群:35797966 東莞汽車團購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顧問:王樹江律師 信息產業部備案: 粵ICP備11031097號-1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宏圖路88號福威大廈608  電話/傳真:0769-22508003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換為@)  合作QQ:①19917538  

東莞網絡警察網上報警不良信息舉報工信部備案

wwww.国产|4se人人视频在线|国产大学生援交正在播放|亚洲另类图片制服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