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選車牌 | 違章查詢 | 年審代辦會員登錄 | 用戶注冊 | 今天是: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國家標準再升級 1/4新車車型或將面臨淘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12月23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現階段最為嚴苛的第四階段燃油消耗標準即將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按照國家要求,到2020年,車企燃油限值要從2015年的6.9L/百公 里降至5.0L/百公里,年均降幅達6.2%左右。第三方智庫機構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iCET)近日發布的《2015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發展年度報 告》(下稱“報告”)顯示,要實現上述目標,在車型方面,單車限值較此前加嚴了20%,而目標值也對應降低了30%~40%,這意味著目前1/4新車車型 若不進行技術升級將面臨淘汰。

  1/4新車型或面臨淘汰壓力

  節能減排已經成為世界汽車行業的共同趨勢。在前不久召開的巴黎氣候大會上,各國已經就降低二氧化碳甚至是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達成一致。作為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汽車業的節能減排成為各個國家都在共同努力的方向。

  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從2005年7月開始實施乘用車燃料經濟性標準,但從2006年~2014年的8年間,車企的平均油耗才下降了1L/百公里,年 均降幅僅為2%。若不考慮新能源汽車的核算影響,2014年國家乘用車油耗平均水平為7.22L/百公里,同比僅下降1.5%,燃料經濟性改善幅度較小, 而自主品牌企業油耗同比甚至還增加了3%。

  早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布的“2014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在91家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25家未達標,較2013年度多了3家;29家進口車企中則有10家未能達標,較2013年度減少1家。其中不乏北汽集團、一汽集團等大型國有車企。

  在此之前,LMC汽車市場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達到上述2020年的節能目標,對所有的企業 來說都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挑戰。在此背景下,車企都在使出渾身解數以達成目標。因為按照報告預測,在未來5年間,車型方面的單車限值較此前加嚴了20%,而 目標值也對應降低了30%~40%,如果車企不進行技術升級,目前1/4的新車車型將面臨淘汰。

  在此背景下,合資車企早在多年前,就一直致力于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研發和搭載。而在自主領域,上汽也在多年前就致力于MGE系列、SGE系列缸 內直噴發動機的研發,TST6速、7速雙離合變速器,以及新一代發動機啟停系統等傳統高效動力科技的研發,眼下,這些技術已經被陸續搭載在名爵銳騰、榮威 360等上汽旗下多款車型身上,同時按照規劃,上汽將在2017年推出自主開發的新一代小排量發動機SGE1.5T,較現有發動機油耗下降7%,百公里油 耗達到5.0L的標線。而到2020年,上汽將投產下一代“藍芯”發動機和變速箱,目標是性能和效率優于同期投產的國際競爭對手。

  也有部分車企試圖以柴油化來降低油耗和排放。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國內市場上能買到的柴油車僅有2款,而眼下,這一數字已經增長至86款。即 便如此,柴油路線在國內一直難言主流,而受大眾柴油車造假門影響,業內認為,柴油車在華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大規劃發展的基礎。iCET執行主任安鋒認為, “新能源汽車推廣與先進節能裝備技術應用規模將成為2020年乘用車產品燃料消耗量5.0L/百公里目標是否能夠實現的關鍵?!?

  油耗限值下的新能源“虛火”

  今年以來,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上馬新能源汽車。因為如果油耗不達標,企業的新車投放以及擴產計劃都將受到影響。也正因為政策高壓和政府扶持的雙向驅 動,中國的新能源市場火熱異常。工信部數據顯示,前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與此同時,來自全國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前 11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已達13.9萬輛,同比增長2.4倍。照此發展,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場。

  不過,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做大的同時,是否真正做強了,從產業競爭的角度上,車企的新能源技術儲備是否具備了“彎道超車”的實力,還有待觀察。

  在此之前,江淮汽車集團前董事長左延安就尖銳指出,目前我們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如果拿到國際市場上來衡量的話,好的并不多;與此同 時,他認為他接觸到的一些企業,在電動汽車這個領域里面,也缺少高端戰略、整體戰略,包括技術路線、產品發展以及產能建設等等,缺乏一個完整的成體系的設 計和規劃。

  從市場銷售角度看,雖然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多達幾十款,但主要集中在A00級以及A0級市場,來自全國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 月,A00級以及A0級純電動車銷量分別達到3.08萬輛和1.71萬輛,同比增長73%和818%。相對應的,A級和B級車銷量僅為5462輛和189 輛。在技術含量較高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僅有比亞迪秦和上汽榮威e550等少數幾款車型可供選擇。在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目前更多新能源汽車 依然在走過去自主品牌的老路,依靠性價比取勝?!?

  雖然低價并不必然造成低質,但大多數純電車型使用上的確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不少車企為了拿到政府補貼,在沒有足夠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快速上馬新能源汽 車,直接用傳統燃油車型進行“改造”,使得車輛存在安全隱患。以電池為例,由于絕大多數車型電池并未達到IP67標準,防塵防水能力弱,極易造成電池短 路,影響使用安全。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BMS電池管理系統,不少車型的實際續航里程與標定的續航里程存在很大差距,電池衰減問題也無法得到控制。

  在油耗限值的壓力下,不少車企僅僅將新能源作為紓解油耗壓力的方式,因此在投入和研發上,都難有主動性。左延安認為,造成上述現象的重要原因在于: 一是現在傳統汽車賣得還不錯,雖然是微增長,但還沒有負增長。二是國家政策在向產業轉型升級這個方向調整的時候,給予企業的壓力還不夠大,如果壓力大了以 后,動作(可能)會快一點。

  不過,從長遠來看,新能源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未來方向。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上汽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作了如上判斷。他強調 “上汽把新能源放在第一位,不僅是為了滿足國家對2020年整體油耗5L/百公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到2025年,新能源將成為未來動力的主流”。

  因此,早在7年前,上汽就涉足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超過60億元,成為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三大技術領域均擁有領先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 自主車企,并掌握了“電池、電驅、電控”的三電核心技術。據了解,上汽自主研發的以EDU為核心的插電混動技術,已經可與豐田THS、通用VOLTEC等 全球主流的混動技術并肩;而出于對自主BMS電池管理系統的自信,上汽也在業內率先向市場承諾其電池5年或10萬公里衰減不超過20%。在去年,上汽成立 了前瞻技術部,主要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互聯等跨界技術展開前瞻性研究。按照規劃,未來5年其將投入逾200億元,逐步投放6款全新新能源汽車,全面 覆蓋10萬~25萬主流細分市場,實現從A00級到B+級乃至SUV的全覆蓋。

  嚴苛的油耗標準或將讓自主品牌的淘汰賽更加激烈。拋開車企的技術儲備,單從成本上看,持續高額的投入對不少車企來說都是非常嚴峻的挑戰。上汽通用汽 車總經理王永清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五年中,上汽通用擬在先進動力總成和新能源技術上投入265億元,以達成彼時5.0L的 油耗目標。王永清坦言,這樣的投入對上海通用這樣一家年銷量接近180萬輛(2014年數據)的企業來說,都有著相當大的壓力。更何況,從過去兩年的油耗 未達標名單上看,自主品牌占據多數。因此,未來的市場競爭,將不僅是技術上的優勝劣汰,更將考驗車企如何上演好技術和成本之間的平衡術。
[責任編輯:sasa]

上一篇:中國95%城市加入二手車限遷

下一篇:沒有了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

車行推薦更多>>
  
Copyright(c) 2001-2011 東莞市天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經銷商QQ群:35797966 東莞汽車團購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顧問:王樹江律師 信息產業部備案: 粵ICP備15112709號-1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宏圖路88號福威大廈608  電話/傳真:0769-22508003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換為@)  合作QQ:①19917538  

東莞網絡警察網上報警不良信息舉報工信部備案

wwww.国产|4se人人视频在线|国产大学生援交正在播放|亚洲另类图片制服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