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自主品牌銷量持續下跌,并出現“十二連降”后,眾車企漸漸回到保守態勢,并沒有一味的鋪開繼續擴張,但就在這一大環境下比亞迪卻以黑馬態勢實現利潤高速增長。日前,網通社從比亞迪汽車官方獲悉,2015年一季度企業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增長達9倍,比亞迪已走入發展快車道。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擴大優勢年內還將推出10款不同類型新車。
2014年一季度同比下跌近9成的比亞迪,2015年利潤回升勢頭相當猛勁,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10.75%。盈利能夠迅速回升得益于其在新能源領域的高歌猛勁,在今年1-3月份期間比亞迪共銷售新能源車型7418輛,占9大自主品牌一季度累計新能源車型銷量38%,而年內比亞迪還將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車型,利潤空間有望進一步增加。
2015年是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大放異彩的一年,其“542”戰略車型唐、宋、元、商都將在年內正式投放市場,而在年初被打上5秒破百、全時電動四驅、百公里2L油耗等標簽的比亞迪“唐”真正使國人驚艷了一把。除此之外,比亞迪首款新能源車e6在歷經多年市場檢驗后也將迎來全新改款,該車最大亮點是續航里程增加至400km,這極大改善了純電動車“里程焦慮癥”問題。重拳出擊新能源領域外,比亞迪并不準備放棄傳統汽油車,而多達5款的新車,也印證了這一點。
上海車展期間,比亞迪攜旗下唐、宋、元、商等新能源車亮相上海車展,并正式發布了新能源車“74”全市場戰略布局,“7”代表7大常規領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車、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和私家車;“4”代表4大特殊領域,即倉儲、礦山、機場、港口,逐步實現對商用車市場的布局,這同樣標志著比亞迪對乘用車、商用車兩大領域車型的全覆蓋。
目前,越來越多的車企為汽車購買者及銷售者提供金融服務。自2004年通用在中國組建第一家汽車金融公司以來,大眾、福特、現代等車企紛紛在華組建汽車金融公司,奇瑞、吉利、長城、江淮等自主車企也都紛紛選擇同金融機構合作探索汽車金融。年初比亞迪也加入汽車金融業務這一陣營,將有利于為經銷商解決資金問題,加快公司在三四線城市的渠道布局。
借助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比亞迪已經進入國內自主車企的第一梯隊,并且隨著眾多新車型的推出這一優勢還將繼續延續下去。除此之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也是比亞迪未來利潤、銷量增長的一大助力,相信握有新能源這張殺手锏的比亞迪汽車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上一篇:金杯汽車擬增發融資降負債率
下一篇:收取電動車充電服務費被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