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2015年,傳統模式與新生力量相互交融,呈現出新的發展“生態”,不斷地推動著整個行業向上突破。
如今,2016年在一波新政策、新標準的呵護下,新生態將爆發出更強大的力量。其中,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影響最大的充電設施開始實施統一標準,這將助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即將實施的第四階段燃油限制標準也給車企頭上戴上了緊箍咒,未來車企的競爭不僅面對的是激烈的市場爭奪,也包括自我技術的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正式實施,將打破了我國傳統維修市場品牌經銷商壟斷的局面,進一步優化汽車流通市場的環境,汽車售后市場將出現新的格局。
五項電動車充電接口標準發布
強化新能源汽車配套體系
面對著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如何進一步突破未來發展瓶頸,以支撐新能源汽車的長遠發展?
去年年底,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發布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已于今年正式實施。
據了解,這5項國家標準分別為《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 第1部分:一般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2部分:交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3部分:直流充電接口》《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這5項標準修訂全面提升了充電的安全性和兼容性,不再獨立分割“220伏電壓充電樁”、“特定電壓充電樁”、“特斯拉專用”等充電樁。
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表示,新標準對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范,為充電設施質量保證體系提供了技術保障,確保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避免了市場的無序發展和充電“孤島”,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對促進電動汽車產業政策落地,增強購買使用電動汽車消費信心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充換電站3600座,公共充電樁4.9萬個,年增加1.8萬個,同比增速58%。分析指出,新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有效避免因充電設施與車輛不兼容問題可能造成的資源浪費,方便電動汽車用戶使用,促進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
目前,特斯拉、寶馬、騰勢等車企,正不斷擴充自身的充電網絡布局。特斯拉亞太區工程總監王文佳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國標發布之后,特斯拉新車將全面改成國標,這樣將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
打破傳統維修市場壟斷
汽車售后市場迎來新格局
與不斷鞏固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不同,售后市場之前“畸形”的發展,將持續通過政策進行糾正。
今年,國家交通運輸部修改了《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其中,最為關鍵是修改或增加了“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除汽車生產廠家履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汽車質量‘三包’責任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指定維修經營者?!币约啊皺C動車生產廠家在新車型投放市場后六個月內,有義務向社會公布其維修技術信息和工時定額。具體要求按照國家有關部門關于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的規定執行?!?
據《規定》內容,之前一直飽受詬病的“必須在4S店保養才能享受保修”的行規將正式作古。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車輛的維修方,而廠家不可以拒絕保修責任。
這意味著,多年形成的售后市場固有格局,4S店將不再擁有先天優勢,這也給4S店經營再度提出了新的考驗,汽車售后市場也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燃油限制再度降低
車企被繼續“施壓”
順應“新生態”的發展,面對龐大的機動車保有量,政策對乘用車排放也做出了極高的要求,倒逼車企進行技術升級。
2016年,我國第四階段燃油限制標準正式實施,要求車企必須根據新修訂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到2020年所有企業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必須降至5.0升/100公里。而今年的目標值則為6.7升。
這就意味著,車企在面對市場激烈競爭的同時,還要積極提升環保技術。
按照工信部之前出臺的懲罰措施,如果車企達不到限制,將會暫停受理新產品《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以及停止了新建乘用車生產企業和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跨類生產乘用車、擴大乘用車生產能力的投資項目。
據工信部之前發布的“2014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在91家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25家未達標,較2013年度多了3家;29家進口車企中則有10家未能達標。
目前,很多車企已經積極調整自身產品結構,以滿足政策需求。以豐田為例,早在幾年前便啟動了小車型戰略,并加大了混合動力車型的投放。
數據顯示,去年12月,國產狹義乘用車的汽油車達到三階段油耗限值的92%,相對2014年同期的97%稍好。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發動機動力與油耗的均衡走勢看,近三年來的油耗和動力提升的均衡管理效果突出。去年汽車功率狀態進一步提升到63千瓦升,12月的升功率也達到63.5千瓦/升的較好水平。
上一篇:東莞公交快線20路已開通運營
下一篇:平行進口3C認證降低限制門檻